返回

第5章:符宝的直率人设 (1/2)

第二天,早上,符宝醒来,也就是上午八点了。

山里待了半个月,符宝太缺睡眠了,趁着这个机会,睡了个饱。

符宝去酒店附近的理发店剪了头发,然后花五分钟在服装店挑了身衣服。

上午10点。

符宝去银行取出人参。

然后打车去检测中心。

早高峰已过,出租车师傅跑得飞快。

师父打开车载广播,一个温柔的女声说道:“观众朋友们,你们好。这里是早间新闻广播电台。

昨天,一株野山参参王现世于农业部参茸产品监督检测检验中心。据悉,这株参王品级非常高,品相完整,参龄达到了295年、、、”

“295年的参王,了不起啊,建国以后,在我们关外,一共才出现过三株参王,每一株都是价值连城。”出租车司机说道。

符宝说道,“以前出过三株参王?我只知道两株。一株出现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还有一株曾经在人民大会堂展出,您说的这株是什么情况啊?”

全世界的出租车司机都很能聊。

司机清了清嗓子说道:“还有一株参王曾出现在露水河镇,露水河镇是FS县下面一个镇,露水河满语的意思是‘露克跌’,意为森林茂密。

在露水河镇外西北方向的大黑山,经常能挖到百年老参。

89年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上初中,我们隔壁就是露水河镇。

露水河镇有5个山农,在大黑山缓坡挖到一株260年的参王。

然后被大老板花60万买下来了,至于现在这株人参在哪我就不知道。”

符宝跟出租车司机聊着人参的话题。

司机是抚松人,知道很多跑山人的传奇故事,像什么百年山参,每一株出世都引起一阵轰动,被津津乐道,口口相传。

传着传着就变味了,通常夹杂着黄大仙,白大仙之类的的故事。

这些故事挺有意思的。

“农业部参茸产品监督检测检验中心到了,开门注意后方路况,下车请带好随身物品、、、”司机说。

符宝按照计费器上的金额,给司机扫了39元。

符宝抱着收纳箱下车,往检验中心的大门口走去。

迅速的有人认出了符宝。

本地媒体,网络媒体,像凤凰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头条新闻...

一大群记者早早蹲守在检测中心门口,看到符宝出现,立马一拥而上,举着长枪短炮包围了过来。

一个印刷着关外在线logo的采访麦克风戳到符宝的嘴边,:“符宝,你好,我是关外在线采访记者丁玲,我想采访你,可以吗?”

傅宝说:“当然”

丁玲说:“太好了。谢谢你。我想问一下。你在哪里挖到人参王的?”

傅宝说:“在长白山的深林地区,这座山没有具体的名字。人参王是在一个阳光明媚、凉爽的斜坡上挖掘出来的。”。

福宝话音刚落,另一个凤凰新闻台标的话筒凑到福宝的嘴边,问道:“你好,我是凤凰新闻的采访者曾柔。

你除了挖人参王,还挖了两株百年以上的人参,一共有34株野生人参,对不对?

你说的34株野生参都是在斜坡上挖的吗?”

傅宝回答说:“是的。”

曾柔又问:“他们都是参王的‘子孙’吗?”

傅宝回答说:“有一部分是。”

曾柔说:“你发现的山坡真是人参的宝库,人参窝。”

腾讯新闻记者笑着说:“应该是长白山神的药园子。”

纪宜林在线记者也说,“每一棵野人参都是天地合一,孕育着天地之精华……也许这坡就是天地灵气汇聚之地。”

符宝对曾柔说:“你说得对,我在另外一座山上,远远地看到这个坡上有一道七米长的蓝紫色的光柱,肯定是这个坡上的人参。”

记住最重要的几点,这句话有一个新闻主题。

曾柔说:“也就是摇光星散为人参,下有人参,上有紫气。”

傅宝说:“是的。西汉末年《春秋纬》记载:“摇光星散为人参。废江淮山渎之利,则摇光不明,人参不生。”

意思是说,摇光星的光辉散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人参,如果江河山川不能够发挥力量,那么摇星就不会发光,人参就不再生长。

然而,人参在下,紫气在上的逻辑是错误的。

应该说,上面有紫气,下面有人参。由于人参喜欢生长在湿度大的地区,所以在山区很容易出现雾天。

阳光由七种颜色组成,其中紫色光的穿透力最强,因此,人们可以在雾中看到紫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