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杭市。
616厂。
从首都出差返回的樊和平只觉得浑身疲惫。
所谓能者多劳。
樊和平是国内装甲第一厂的话事人。
对内要管理将近三万人的厂子。
还得操心大项目的研发。
对外他还要到处跑客户,拉订单。
除此之外。
因为是重点国防单位,他还直接受到总参的管辖,时不时就要去首都开会。
一个人几乎是分成八瓣在用。
不过这一切樊和平早已经习惯了。
回到临杭。
他第一时间返回了办公室,并且电话约见了王琦和苏芮。
俩人走进来的时候。
樊和平出神的盯着眼前的电视机。
电视上。
一位容貌端庄的女主播神色严肃的播报着。
【据本台消息,高原地区嘎多县发生4.1级地震,地震引发了该地区多点发生大型雪崩灾害!】
【同时,我国第十大高山布卡达峰因地震下降了214米!】
【稍后请关注本台的特约报道……】
樊和平看完这这则新闻。
才恋恋不舍的关闭了电视。
看着二人疑惑道:“你们就说奇怪不奇怪?”
“地震就地震吧,山还下降了200米!”
“怎么说?地震把山震垮了?”
年轻的苏芮显然更积极一些。
耐不住性子的回复道:“是啊,我也注意到了。”
“按理说,布卡达峰应该是个地质活动不怎么活跃的地方。”
“地震都很罕见,更不应该因地震发生地形改变啊。”
“我觉得这件事背后有人为因素。”
“是哈!”
樊和平点点头。
本就是无意间的闲谈。
樊和平也没有展开继续讨论。
而是转头看着二人问道:“我走这段时间,生产线建的怎么样了?”
“总参那边交代了,全力支持我们的新式战车研发量产工作。”
“你们可要加把劲啊!”
闻听此言。
王琦和苏芮都很兴奋。
开展一条新的生产线并不是小事。
樊和平需要和总参商讨。
但由于之前测试中这辆车的表现十分出色。
沈三才又在报告中大力推荐。
因此樊和平这次首都执行并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王琦按部就班道:“设备已经全部到位了,研发项目组的人选也都已经确定了。”
“现在只要图纸到手,我们就能开展第一阶段的试验生产。”
“半年吧。”
“半年之内应该会有模型下线!”
按照常规速度。
一个项目从0开始到模型下线,半年已经是神速了。
战车项目如此顺利。
离不开宋藏为他们打下的良好基底。
说是从0研发。
但这三个人都清楚,只不过是逆向抄袭罢了。
樊和平面露笑意。
连连点头。
春风得意马蹄急。
现在的他不仅拿到了大项目,还收获了人才。
心里可美了。
转过头。
他看着青春靓丽的苏芮,还不忘叮嘱道:“苏博士,让你在这个项目当副总设,确实是有些屈才。”
“不过你可不要因此就有情绪。”
“宋藏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我们搞科研的就要讲究实事求是。”
“这小子在机械方面,是有过人的天赋的。”
“你要向他多学习。”
作为一把手。
樊和平也要时常关心厂内同事的关系。
尤其是这些优秀科学家之间的关系。
他知道。
因为宋藏的出身。
同项目组的同事一定会对他有看法。
所以他才专门对年少成名的苏芮叮嘱,害怕她钻了牛角尖。
苏芮抬头回想了一下。
宋藏有些轻佻,又有些饭桶,看起来确实不着调。
可这些天。
苏芮一边又一遍的看过宋藏留下的设计图。
再多生活上的缺点。
也掩盖不了宋藏是个天才的事实。
她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