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我等初来乍到,还望您能为我等解惑啊!”
说着,行商中的一人从怀中掏出二两银子放于柜台之上。
老掌柜眼疾手快。
眨眼便将银子撰进了自己手里。
而后才笑眯眯地道:“啊,你们想问的是其他青壮百姓都哪里去了是吧?”
众行商点头,“还望告知!”
老掌柜摸着手里的银子,笑得心满意足,“其实这消息在咱们凉边县也不是什么秘密,随便问个人都知道!”
一句话又把行商们给搞沉默了。
什么意思?
随便问个人都知道?
那他们刚才那二两银子不白掏了吗?
“不过你们既然问了,老朽也不藏私,便给你们好好说上一说!”
“咱们凉边县的青壮啊!”
“都给知县大人做工去啦!!!”
……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老掌柜口沫飞溅、滔滔不绝地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全都讲了出来。
其中夹杂了多少私货也只有他知道了。
得了消息。
行商们又回客房开了个小会。
“看来是咱们小瞧了这凉边县县令啊!”
“谁能想到,这朝廷居然会在凉边县开设水泥工坊和香皂工坊?!”
全大魏的百姓都知道。
水泥是工部出的。
香皂更是皇帝陛下的产业。
能将这两个工坊在凉边县建起来,这凉边县县令手眼通天啊!
“虽说建那水泥工坊是为了建新县城,但朝廷对这凉边县知县未免也太过信任了吧?!”
这种方子也能随便拿出来?
真不怕被泄漏啊!
“那香皂工坊也是!我实在是想不明白,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有必要建个香皂工坊吗?这地方的人真用得起?!”
他们想破头颅都想不明白。
“听那老掌柜的说,凉边县的香皂似乎也是托了凉边县的商队运到外边卖的!”
这人一说,其他人瞬间秒懂。
腌菜、咸菜贩卖回去虽然也赚钱。
但是。
卖咸菜哪有卖香皂赚得多?
外边的香皂一皂难求,若他们真能从凉边县拿到货源,那他们的地位将瞬间跨入大商人的行列!
整个家族更进一步也不再是梦想!
“只是不知这凉边县的香皂售价几何?!会不会放货给我们?!”
价高价低其实无所谓。
他们做买卖总不会让自己亏了钱。
大不了就往上加价嘛!
反正外边多的是人挥舞着银票想要抢购香皂,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还是得寻个中人代为引荐一番才行!”
众行商商讨了半响。
最终决定通过客栈老掌柜去接触这家客栈的东家,而后再请这客栈的东家帮忙引荐那工坊的主事之人。
客栈的东家姓陶。
做生意的头脑虽然不行,但素来都以陶朱公的后人自居。
行商们投其所好。
在上门后各种曲意奉承。
一声“陶公”直将那陶氏当家人哄得是眉开眼笑。
于是。
在陶东家的带领下,这一行人就来到了衙门里。
凉边县并不会拒绝和行商们进行合作。
只不过。
鉴于多方面的考虑,凉边县对香皂进行了限购。
一次最多只能带走一百块香皂!
多了没有!
众行商:好好的搞什么限购?有钱都不会赚!
不过。
他们也只敢在心底暗自腹诽。
面上还是得恭恭敬敬的!
“不知是每人限购一百块?还是……”
就有人眼珠乱转,想试试能不能钻空子多买上一些。
然而。
孙尚胸有成竹道:“购买香皂都是要签契约的,契约只认商户印信,无印信者最多只能购买五块!”
有商户印信。
才是大魏认证的商人。
才有资格进行较大规模的交易活动。
普通百姓也能买卖东西。
但百姓们手上的多是些小手工制品,官方是不收税的。
这税。
还得是从这些被认证过的商人们身上收!
“孙大人!这限购一事,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