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章 初遇挫败 (2/2)

br/>

但是测试的结果并不理想,辨别伪装的识别度不高。

主要是因为他们计划采购的传感器和仪器价格都太贵,公司不批。于是他们只能用一些低端的产品替代,所以效果就达不到要求。

姜岳升他们人手少,进度慢了一些,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才完成了第一个版本软件的编写,开始进入测试阶段。

他们找了一台测试机器人,在实验室里给测试机器人安装上新版软件,然后把这台机器人带到了上次的测试环境里。

测试开始了,史俊用遥控器操纵着机器人,向目标建筑群靠近。

由于测试机器人已经被升级了新系统,具备了一些辨别敌人伪装的能力。所以,它很迅速地发现了视野内伪装的敌人,并及时发起攻击,成功地击毙了第一波敌人。

史俊便用遥控器操作着机器人开始向纵深地带前进。

观摩这次实验的人很多,有人站在试验场外围,也有人跟在方案组机器人的后面,近距离观察。

大家都想看一看,新来的这个姜岳升提出的新思路,到底行不行。

测试机器人一边前进,一边向一路上发现的敌人射击,很快便进入到了密集建筑群的核心街区。

处在这种复杂环境里,非常考验机器人的计算能力。

因为随着机器人自身的运动,周围静止的物体的构图,也会在机器人的大脑中不停地发生变化。

环境越复杂、相对运动速度越快,对机器人的算力要求就越高。

就在这时,紧跟在测试机器人身后的姜岳升,突然发现机器人出了问题。

他看见在一个残破的墙壁上,有六个敌方的机器人叠罗汉站在一起,身体依靠墙面站立,形成一个三米多高、两米宽的伪装墙壁,如果从远处看,就像一面被炸毁的残墙断壁一样。

当然,姜岳升用肉眼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机器人伪装的。

可是,测试机器人却分辨不出来。

来围观的其他人也都发现了这个问题。

姜岳升意识到,程序还是有问题,于是就向场景组示意,实验暂停。

他急忙用专用终端连接上机器人,开始查看机器人的日志文件。

他发现,机器人确实把这块机器人伪装的墙壁,定义成了残墙断壁。

因为这个伪装的体积足够大,算法就把他归类为实物墙体。

也就是说,只是利用建筑物的比例来分辨敌人真伪的算法,还是有问题,或者说还不够成熟。

“不错、不错!有进步!”

这时,组长从后面走过来,伸手拍了拍一脸尴尬的史俊的肩膀,表示安慰。

“这说明,按照建筑物的比例来识别真伪的算法,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只是还需要继续探索,大家先别急着放弃,可以按照这个方向继续向前走走,走不通再说。”组长安慰大家道。

“组长,我有个主意。”史俊两眼炯炯地盯着组长道:“六台机器人叠罗汉的伪装,其实用红外探测就能识别。只要敌人是六个热源聚在一起,或者四个热源聚在一起,我们就可以根据红外探测的结果,把它定义为可疑目标,对吧?”

“对!”组长一边敷衍地答应着史俊,一边在心里盘算着。

他觉得史俊的这个方法有些拼凑的感觉,不够系统。于是又说:“我们都回去好好想想,一周以后我们再开个会。”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