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章 身先士卒 (1/3)

处理完俘虏,姜岳升马上给曹总写报告。

把近期发生的情况,向曹总进行了详细汇报。

他在报告中,重点描述敌人的武装力量。希望能快速扩大我方的武装力量,以实现双方武装力量的平衡。

曹总在看完了姜岳升的报告后,对姜岳升的工作进展非常满意。

他心想,看来组织上没有选错人,这个小伙子有培养前途,应该重点培养。

他立即给集团董事会打报告,申请提拔姜岳升为力亚尔合力投资公司的副总裁。

“小姜呀,我觉得你进步很快呀,远超我的预期呀!”曹总在电话里表扬姜岳升。

“哪里呀?曹总,我经验太少了,不懂的东西太多呀。”姜岳升谦虚道。

“小姜,我觉得你接下来的首要任务,就是扩容,越快越好!我现在命令你,争取在年底前,把亏损额提高到三十亿!”

“三十亿?”

姜岳升被曹总的话惊呆了。

“对!就是三十亿!”曹总接着说道,“等你们扩容差不多了,你就找机会跟他们正面碰一碰!你敢不敢?”

“敢呀!曹总!我早就想狠狠地揍他们一顿了!就等您的命令了!”

“那好,小姜,我给你一个紧急求助电话,你保存好。这个人姓高,你就叫他高团长或者高舰长都可以。他是南军区南海军分区海军的一艘巡洋舰的舰长。万一遇到大麻烦,你可以向他求助,我已经跟高团长打过招呼了。”

“好的,曹总!”

姜岳升没想到曹总已经给他准备好了后援,看来上级的决心很大呀!

结束了与曹总的通话,姜岳升就开始琢磨。

去年他们只亏损了五亿,今年已经过去了五个月了,曹总突然又让他在剩下的七个月内,快速花掉三十亿。

看来,这真是要大举扩充战斗力呀!

由于任务紧急,姜岳升立即召集了全部高管和保卫部的几个骨干,一起商量下一步的扩充计划。

大家一听姜岳升说上面有命令,要在七个月内花掉三十亿,都兴奋了起来。

因为三十亿能买的东西太多了!

有人建议要多上重武器,有人说要多招人,有人想要扩建浮岛。

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很快便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扩容计划,大概的内容如下:

一、保卫人员要从一百人扩到八百人;

二、再购买三艘一千五百吨到两千五百吨级的二手军舰;

三、年内必须制造出三十枚仿真鱼潜航器;

四、开始研发可载人的仿真鱼潜航器;

五、再购买二十架无人机攻击机和侦察机;

六、购买三门在岸电磁炮;

七、启动浮岛二期建设、同时在五公里外开始建设第二个浮岛。

八、研究院的研发人员扩编五倍,达到三百五十人;

九、扩大组装和测试车间,分别达到四十人和十五人。扩大侦查机器人的产能。

……

这天,浮岛研究院的王院长来到姜岳升的办公室,请姜岳升去参加一款新产品的验收。

研究院通过对已有的仿真鱼潜航器进行改进,成功地研制出了一款载人仿真鱼潜航器。

他们把原来的仿真鱼潜航器的战斗部去掉了,换成了一个容积更大的可载人的舱室。

为了保持载人舱室的稳定,研究人员把载人舱室设计成了双层结构。内层舱是一个能够自动动平衡的悬浮舱室,可以在陀螺仪的控制下自动保持舱室的姿态稳定。

这样在仿真鱼潜航器不停摆动尾部时,引起的艇身晃动就不会传导给载人舱室内。

否则,驾驶员根本就无法承受仿真鱼潜航器的身体高强度的晃动。

研究人员还在仿真鱼潜航器的脊背上,加装了通气管和潜望镜,用于驾驶员的呼吸和观察海面情况。

载人仿真鱼潜航器的载人舱室空间很小,只能勉强容下一个驾驶员仰卧在里面,而且这个人体型还不能太大。

驾驶员可以通过连接着潜望镜的显示屏观察外面,操作手柄就在胸部的上方。

驾驶员可以根据北斗导航来判断驾驶路径。

通讯天线和通讯模块,都安装在尾鳍里。

有了载人仿真鱼潜航器,想近距离侦查敌人的情况,就容易多了。

王院长在加入力亚尔研究院之前,一直在某著名造船厂工作,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军工专家。

他安排的验收项目,是参照了军方微型潜艇的验收标准制定的。

对载人仿真鱼潜航器的动力、下潜、上浮、转弯、导航、定位、通讯等关键功能,逐一进行了严格的测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