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明 (7/11)

发现军队纪律松散,不能够打仗,于是另外招募穷苦的农民、矿工组成新军四千人。

戚继光是个精通兵法的将领,他研究阵法,独创鸳鸯阵法,在抗击倭寇时百战百胜。“戚家军”的名气就在远近传开了。

过了几年,倭寇又袭击浙江台州,戚继光率领新军赶到台州。倭寇在哪里骚扰,他们就打到哪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海盗队伍,哪儿是戚家军的对手,交锋了九次,戚家军一次次都取得胜利。最后,倭寇在陆地上呆不住,被迫逃到海船上,戚继光又用大炮轰击。倭寇的船起了火,大批倭兵被烧死或掉到海里淹死,留在岸上的也只得乖乖投降。

倭寇见到浙江防守严密,不敢再侵犯。于是他们又到福建沿海骚扰,福州的守将抵挡不了,向朝廷告急。朝廷又派戚继光援救。戚继光带了新军赶到福建,大破倭寇。

第二年,倭寇又侵犯福建,攻下兴化。这时候,俞大猷已经复职。朝廷派俞大猷为福建总兵,戚继光为副总兵。两个抗倭名将一起,大败倭寇,收复兴化。时称俞龙戚虎。

1565年,俞、戚两军再次配合,大败倭寇。到这时候,横行几十年的倭寇被基本肃清了。戚继光,也因此成为了让后世敬仰的抗倭英雄。

后北方蒙古部族来犯,戚继光镇守北方,抗击蒙古,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

1582年,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万历皇帝翻脸不认人,清算起了张氏家族。

而戚继光就被看作了张居正的党羽,被大臣们一再弹劾,先从北方调往广东,后遭到罢免回乡。不久病死于家中。

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陆装备优于敌人;富有创造性地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131李时珍》

131药圣--------【】李时珍

嘉靖即位四十几年,尽情享乐,但是他担心自己有一天会死去,于是,他就千方百计寻找一种长生不老的药。

1556年,朝廷下令各地官吏推荐名医。当时在武昌的楚王,把王李时珍荐给太医院。

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李时珍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常常跟小伙伴一起上山采集各种药草。日子一长,他能认得各种草木的名称,还能知道什么草能治什么病。他的医药知识渐渐丰富起来。

但是,在那个日子里,做一个普通医生是被上层社会看不起的。父亲李言闻自己是医生,却要李时珍读书应科举考试。李时珍在父亲督

促下,在十四岁那年考中秀才,但是以后连续三次参加举人考试都没有考中。

打那时候起,李时珍就一心一意跟他父亲学医。正好在这一年,他的家乡发生一场大水灾,水退以后,又流行疫病,生病的都是没钱的穷百姓。李时珍父子给穷人医治,不计报酬。老百姓认为他们医术高明,治病热心,都很感激他们。

李时珍为了研究医术,读了许多古代的医书。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医书。汉朝人写过一本《神农本草经》,以后一千多年,不断出了许多新的医书。李时珍常常替当地的王公贵族看病,那些贵族家里藏书不少,李时珍就靠他行医看病的方便,向王公贵族家借图书看。这样一来,他的学问就越来越丰富,医术也越来越高明了。

李时珍的名气越来越响,被他看好病的人,到处宣传李医生好。

有一次,楚王的儿子得病。楚王府医官没法治好。有人向楚王建议李时珍,楚王连忙把李时珍请到王府。

李时珍一看病人的脸色,再按了按脉,开了个药方。楚王的儿子一吃药,病就全好了。

楚王十分高兴,挽留李时珍在楚王府上。正碰上朝廷征求人才。楚王就把李时珍推荐到BJ太医院去。

太医院本来是国家最高的医疗机构。可是在那时候,嘉靖对真正的医学并不重视,却迷信一批骗人的方士,在宫里做道场,

炼金丹,想凭这些办法使自己长生不老。李时珍看不惯那种乌烟瘴气的环境。他在太医院呆了一年,就辞职回

家。

李时珍从长期的医疗工作和采集药物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科学的资料。他发现古代医书上的记载,有不少错误;再说,经过那么多年代,人们又陆续发现了许多古代书上没有记载过的药草。他就决心编写一本新的完备的药书。辞职回家以后,他花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写成了著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为发展祖国的医药科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至于那个迷信炼丹、一心想长生不老的嘉靖,不但没有能长生不老,却因为误服了有毒的“金丹”,丢了性命。嘉靖死后,他的儿子朱载垕即位,就是明穆宗隆庆皇帝。

《132张居正》

132一条鞭的--------【】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