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春秋简史 (3/4)

【一国兴衰人物】====兵圣孙武,伍子胥

晋、楚争霸战争持续了百余年,给中原各国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

宋国大夫华元奔走于晋、楚之间,以调解两国的关系,促成晋楚和平相处。

公元前579年,晋楚两国在宋国举行了第一次弭兵会盟。【弭兵指停止战争】

晋国、楚国第一次弭兵之盟很不稳定。晋楚两国长达半个世纪所积的仇隙,不是能靠一纸合约能化解的。签订合约后不久,就爆发了鄢陵之战,楚国被打败。

公元前546年,晋楚等国吃不消战争的消耗,在宋国大夫向戌的积极外交活动下,在宋国举行了第二次“弭兵会议”。晋楚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

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后,楚国渐衰落。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宠臣费无极的话抢了儿子的老婆,还废太子建。还巫说太子建的老师伍奢谋反,更想诱杀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大儿子伍尚跟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

而伍子胥逃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国内乱。又逃到郑国,郑定公没有同意帮他们报仇。太子建勾结郑国的大臣想谋反,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带着太子建之子公子胜投奔吴国。楚平王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伍子胥愁得一夜白发出了昭关,江上渔父划小船把伍子胥渡过江去投奔吴国了。

到了吴国,伍子胥把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的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吴王僚的堂兄】。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此即中国历史上著名“鱼肠剑”的来历),专诸当场刺杀了吴王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专诸刺王僚”的故事。

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hélǘ)。封伍子胥为大夫,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伍子胥举荐的兵圣孙武整顿兵马,孙武以杀姬方式练兵,大显身手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率领3万吴军向楚国进攻,大败60万楚军,一直打到郢都。那时,楚平王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坟,挖出来尸首来鞭尸三百。

楚人申包胥向秦国求救,在秦国廷上痛哭七天七夜苦苦哀求,秦哀公终于被打动了,才派兵打走吴军。但楚自此一蹶不振。

吴王阖闾回到吴国,把第一大功归给孙武。孙武不愿意做官,回乡隐居去了。他留下的《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杰出的军事著作。

后人称之为兵圣。

《15》

---------------

第8位庄家:称雄东南的越王勾践【一国兴衰人物】====范蠡和文种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公元前496年,发兵打越国。在槜[zuì]李之战中,吴王阖闾打败,受伤中箭,回国后不久身亡。阖闾临死时对儿子夫差说:不要忘记报仇。过了两年,吴王夫差率军与越国打。越军大败。勾践派文种去求和。吴王夫差同意,但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放了勾践。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耻。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国力渐渐强盛起来。

而吴王夫差骄傲贪图享乐起来。勾践就派范蠡把西施献给夫差,夫差宠爱十分。

越国派文种向吴国借粮。夫差看在西施的面上答应了。次年吴国用归还的粮食种植,结果闹了大饥荒。这是文种的计策。那还给吴国的粮,是经过蒸熟了又晒干的粮食。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话,带兵打齐国,胜利回来。只有伍子胥说:越国将来灭吴国,越国才是大祸患。

夫差越来越讨厌伍子胥,再加上伯嚭说伍子胥坏话。夫差给伍子胥送去一口宝剑,逼他自杀了。

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作好了充分准备进攻吴国,吴国连败。吴都被围两年,夫差走投无路,没面目见伍子胥,掩衣自杀。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徐州约会中原诸侯,兵马横行在江淮一带,是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勾践得胜回国,开庆功大会,可就少范蠡。传说他带着西施,隐姓埋名去了。

范蠡走前,留信于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这个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文种不信。有一天,勾践派人给他送来当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杀的那口宝剑。文种后悔没听范蠡的话,只好自杀了。

======其实拘泥于所谓的“五霸”,很不切实际。足智多谋的郑庄公、尊王攘夷的齐桓公、制霸中原的晋文公、独霸西戎的秦穆公、问鼎中原的楚庄王、复兴霸业的晋悼公、纵横江淮的吴王阖闾、称雄东南的越王勾践,这八个人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吴越争霸已经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尾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起义的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