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便是七月盛夏,郸州首府永安城无比热闹,小贩走街串巷叫卖着自己的货品,学堂中朗朗书声不止,大户人家采买的婆子扯着嗓子同卖菜人讨价还价。
两个婆子得了实惠的菜,洋洋得意地往回走。
“陈婆子你听说了吗?这回钟二姑娘来府中小住,缘由是被覃临的尤家退了亲。”半边脸上带着麻子的婆子拉住同伴,小声论道。
“什么,退了亲?”陈婆子失声,忽地觉得自己失言,连忙捂住嘴看向四周,确认无人注意后连忙问道,“马婆子你从哪儿知道的?那尤家三哥儿和钟家二姑娘可是青梅竹马的情谊,钟尤两家结亲的事早就板上钉钉,你莫要哄我。”
马婆子偷笑两声,笃定道:“哪敢哄你我的老姐姐,这事儿是主家姑娘不让传才闭塞至今。还是我侄女前几天从武定城来探亲时说道,我才知道上个月尤家三哥儿婚都成了。”
“武定城那边早就传开了,钟二姑娘是躲不过才来咱们文府的。想着咱家大姑娘和她打小的情谊,来府上躲个清闲。”
“真的?”陈婆子半信半疑,两人拐进逢恩巷,挂着“文府”字样匾额的宅邸赫然出现在眼前。两人赶忙噤了声,由拐角边的偏门进府。
文府中前院的柳树参天,荷花池中的映日荷花未败,尽态极妍地舒展着花枝。
荷花池边,钟岄和文姝百无聊赖地坐在树荫下的秋千上。
钟岄不禁轻声叹息:“文伯伯不让在庭院中蹴鞠,咱俩只能在这儿发呆。”
“文逸下个月就要乡试了,我爹现在紧张得很。你忘了上次咱们偷偷带着他去蹴鞠,被我爹罚抄史记的事了?”文姝眨着一双桃花眼嗔道,举起手边的团扇拍了拍她的头。
“要不咱们下池子里摸鱼吧,我们动静小些。”钟岄看着池中的红鲤来了兴致,夺过扇子抛到一边。
“你可省省吧。”文姝白了她一眼,“想抄书就直说,我可不想再被罚了。”
钟岄又泄了气,向后一仰躺在草地上发起了牢骚:“我祝文逸连中三元、登阁拜相,可别再弄得整个文府风声鹤唳,也别让再这样拘着我们了。”
“嘿,那就借岄姐姐吉言了。”一声少年的轻笑传来。
两人闻声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个青衫少年正站在耀眼的阳光下向这边招着手。
少年剑眉星目,一根枣红色发带将墨发束成干净利落的高马尾,身着青玉色长衫,脚踩玄色登云靴,一双和文姝极像的多情桃花眼噙着笑意,单单站在那里,就好似太阳般耀眼。
正是整个文府当宝贝般宠着的二公子,文姝那正要乡试的亲弟文逸。
“说曹操曹操到,你的书都温习完了?”文姝白了文逸一眼,“这里可离你的院子老远,我们都躲到这里了,你不好好习书可别再连累我们。”
“大姐姐这是哪里话?”文逸抱着手臂挑着眉,侧开身子,向身后的蓝衫少年仰了仰下巴,“我可没有偷懒,只是接沨哥儿去见爹爹罢了。”
见文逸身后还站着一人,文姝和钟岄对视一眼,起身迎了上去。
文逸身后少年的容貌虽不似文逸恣意张扬到让人初见便觉得惊艳,却面如冠玉,容貌清新俊秀,是个清秀的温润公子。
他眉眼温和清秀,皮肤白皙,五官单拎出来哪个都不是很出众,合在一起却很意外的和谐,是标准的清俊书生相。
与文逸差不多的年纪,面上却少了些稚气,多了些沉稳与谦卑,身着宝蓝色托日云纹纱长衫,墨发规矩束在纶巾之中,规规矩矩站在那里,就如临风玉树开了玉兰花一般赏心悦目。
“姝姐姐妆安。”蓝衫少年上前向文姝点头行礼,又看了一眼钟岄,嘴角微扬笑道,“姐姐妆安。”
钟岄瞧着他,微微愣了神,连忙福身回礼。
“早就听说沨哥儿要来,客房一应打点妥当,安心住下吧。”文姝打量着少年笑道。
“多谢姝姐姐,沈沨叨扰了。”少年点头回以一笑。
“行了,走吧走吧。省得两位姐姐再说我们不务正业。”文逸朗笑着拉沈沨离开。
文姝看着两个少年的背影缓声道:“忘了跟你说这茬了。那是文逸的同窗,郸州泰明城的沈沨。沈家与我家算是有些交情的旧识。这次来永安是同文逸一起参加乡试的。”
许久,文姝发现钟岄没有言语,便用手肘碰了碰她,嗔道:“你魔有没有听我说话?”
钟岄回过神来笑了笑:“自然是听到了,只不过觉得与他有些眼缘,多看几眼罢了。”
“不是吧钟岄?”文姝一惊,眨了眨眼睛,“才见一面你便看上他了?”
“诶呀,你想什么呢?”钟岄连忙摆了摆手,挽住身边人,“摸鱼去摸鱼去。”
“不去不去,爹爹看见又要说。”文姝连忙摇头,“我让丫头们备了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