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 文姝来探 (1/2)

听说了沈沨、钟岄遇险的事,文姝大惊,匆匆赶去覃临看望钟岄。

文姝到沈府的时候,钟岄正靠在院中柳树荫里的藤椅上闭目休憩,一旁石桌上摆着还未吃完的茶与果子。

已是初夏,稍有暑气袭人,常欢侍在一旁为钟岄摇着扇子,瞧见文姝一时欣喜:“文大姑娘来了,文大姑娘妆安。”

钟岄抬眼瞧见来人,心中惊喜连忙起身:“你来啦。”

“哟,钟小娘子的小日子过得可真是滋润。”文姝抱着手靠在廊前的柱子上,挑眉调笑道。

“常愉,给文大美人搬椅;常喜,给文大美人烹茶。”钟岄上前挽住文姝的手臂,拉她坐下。

“看你现在生龙活虎的,我就放心了。”

文姝欣慰地勾了嘴角,让云乐招呼小厮们抬进来几个箱子:“我这次来看你,给你带来了两株人参和十斤阿胶,还有几框东昌的大枣,补气血是最好的。”

“还有一些鹿茸与鹿肉。”文姝的声音低了下来笑道,“给沈沨的。”

“你胡说什么呢。”钟岄羞恼地推搡文姝。

“我可是听文逸说了,沈小相公这次可是为你剿的匪,冲冠一怒为红颜啊,人家被罚三十军棍之后将养了二十多天呢。你就不打算报答报答人家。”

“报答?他病了二十多天我还照顾了二十多天呢,你还让我怎么报答?”钟岄恼道。

“以身相许呢,你已经嫁给他了,至于接下来嘛,这我就不便多说了。”文姝将钟岄上下打量一番,最后定睛在她平坦的小腹上,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

“文姝你不害臊,我不和你说了。”钟岄又羞又臊,起身要逃。

“诶,别别别,我错了,我错了。”文姝连忙拉住钟岄,“开玩笑啦,我娘给文逸说了几门亲事,那小子眼光太高谁也看不上,我娘天天在我耳边念叨,还让我给你带话,我才这么说的,听不听由你。”

文姝话还没说完,肚子便“咕噜咕噜”叫了起来。

“噗嗤,”钟岄笑出了声。

“你还笑!我得知你消息的时候在晟州,日夜兼程赶回来,就是为了看你一眼确认你无事。路上常常顾不上吃饭,食不果腹,你居然还笑我!”

“好啦,好啦。”钟岄忍俊不禁地拉住了文姝的手,见她还不解气,又抱了抱她,“我多谢你来看我。近日沈沨刚复职,他养病二十多天,县务积得多,他又不喜欢拖沓,一连几日午膳便在县衙用了,中午不回来。我请你去万香楼吃香喝辣去,好不好?”

钟岄与文姝在万香楼订了雅间点了珍馐,两人半年未见,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钟岄被绑,沈沨烧寨的事,听得文姝连连吃惊,直道惊险。

等二人酒足饭饱之后,已是下午时分,正午的暑热已经散去,微凉的风吹拂着窗外的榆树沙沙作响,树影斑驳照在两人面前所盛不多的杯盏碗盘上。

闲来无事,钟岄便约文姝一起去东郊的地里巡田。

田里种了春麦,未至盛夏,绿油油的麦苗拔地而起,随风向农人们挥着手。

已不是炎热的正午了,年轻的农人正迎着凉爽的清风在田里规矩做着农活,年迈做不动活的农人则喜欢坐在田边的大树下乘凉闲聊,也可以看着这片自己挥洒了一辈子汗水的土地。

钟岄与文姝在地头下了马车,走在小路上向远方望去。

树下闲聊的陈老伯最先看到她们,笑道:“东家大娘子来啦。”

“陈老伯。”钟岄轻笑出声,微微颔首问好。

秦娘子身着短衣,正在地里浇水,抬头看到钟岄,放下手中活计出了垄沟:“东家大娘子万福。”

“秦娘子辛苦了。”钟岄笑着拉过文姝,“这位是永安文家大姑娘,今日来覃临看我,我带她来田里看看,你们该做什么做什么。”

“文大姑娘妆安。”秦娘子得体问安后便又下地了。

“今日带着你,我又衣着不便,否则我也得下去帮帮忙。”钟岄惬意地伸了个懒腰。

“这里广袤无垠,可比家里那四四方方的小院舒服多了。”

文姝明白钟岄的性子,嘴角笑意不减,顺着一望无际的绿色耕田向远处望去:“覃临的农耕大头一直是坐拥整个西郊田地的尤家,如今尤家伤了元气,一年半载恐也缓不过来,你这东郊也可以趁机做得大些了。”

“是啊,我们东郊也不比他们差。”钟岄自豪道。

“我听你说去年接手得晚的,收成不好品相不佳只能送人放粥,不仅一分钱也没收回,又搭了不少嫁妆进去。如今你这麦子有了收成,还是都赔出去吗?”

“我打算一部分给沈沨放粥,他刚当上县令,得施惠于县民。剩下的除了分给佃户的过冬粮,剩下的卖给覃临县民,多的销往周边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