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这也没关系。
没人任何人会拒绝老板给自己涨工资。
而在许易的要求下,哪怕内心再不相信。
王二毛还是压下了内心的质疑。
“目前我搞的这块是试验田,品种方面暂时也得保密,所以你们只需要负责种就行了。”许易说道。
王二毛立刻猛地点了点脑袋。
“好好!老板我知道了!!”
“保证完成好任务。”
开玩笑。
这可是双倍工资啊!!
在金钱的强大诱惑下,眼前的小老板别说这种奇葩方式能种出水稻了,就是说能种出金子来,他都坚定维护老板的立场!
看到对方这么明显的表情,许易只是笑笑。
超级海水稻的诞生,注定比黄金榴莲的出现还要颠覆。
到时候随着时间推移,会令所有人都信服的。
…………
海水稻的成熟期比一般的水稻品种还快。
按照超级海水稻的周期,几十天足以看到成果。
其实。
不光是许易这边。
此时正在另一边的农科院试验田,一批新研发的海水稻品种,就已经被早早投入了试验田,到现在已经长到了十多厘米高。
一辆中巴车来到试验田附近。
一行人从上面陆续下来。
有不少县里级的干部,在一众人的衬托下,最后下来的则是冯立新这个市长。
他们这次过来,主要是为了视察新一代海水稻的研发情况。
从阵容上来看,市里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也是不低的。
“李县长,冯市长……”张长林和一行研究员早就等候好了。
“张院士,听说你这边有了新成果,快带我们看看吧……”
冯立新是个办实事的人。
否则也不可能上任这么几年,就将市里的经济搞得井井有条的。
这里头固然有前人的功劳,也有他注重农业和本地水土资源发展的结果,这边的大环境本就是农业为主,只要将农业总产值发展上去,再加上一些政策支持,往后的政绩就不可能差。
张长林点点头,随即带着众人来到盐碱试验田。
可以看到。
在种植之前,还是白茫茫一片的盐碱地,在农科院众专家研究员的专业打理下,已经多了一抹绿色。
一排排海水稻,排列有序的种植在经过引水灌溉的田地之中,青色的禾叶长势良好,让人看了都觉得心情放松。
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些土地的表面,还残留着一层盐渍。
“这是我们新培育的III型海水稻,采用了最新的培育方法和漫长的周期,才得到新型稳定品种……”
“III型海水稻的耐盐碱程度,比上一代更高,采用传统先用淡水冲刷降低土地盐碱度,再进行培育插秧移植,能在浓度0.5%的盐碱地生存,最高可以适应0.7%的盐碱度,不过那样会比较明显影响产量。”
张长林用详细的数据介绍道。
旁边刘秘书拿着记事本,刷刷手写记录着。
冯立新毕竟不是研究人员,对具体的数据并不甚了解。
他微微点头,问出自己当下关心的问题。
“那这么说来,是进步了不少……但我想知道,这种耐盐碱海水稻,能应用到海南的多少土地,现在不光县里,还有临海区域,可有足足两百万亩的盐碱地……”
对于冯立新这样注重土地资源和农业发展的管理者来说,其实最大的烦恼不是产量上不去。
而是明明自家有土地,却只能白白看着大片面积因各种原因荒废。
有地不能种,这才是最痛苦的!!
要知道,现在大规模机械农业化,已经很成熟了,人力已不再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
张长林苦笑道:“说来惭愧,类似耐盐碱III型海水稻的品种,其他地方也有开发,目前并不能算有多大突破,如果要按适应环境来算,估计最多只能适用10%左右的盐碱地,其他更高浓度的中重度盐碱地,必须要花费大量淡水资源清洗……”
当下。
无论是低浓度盐碱地,还是中高浓度的盐碱地,想要种植海水稻,第一步都是通过淡水资源冲洗,加上其他科学方法的治理,来让其的含盐碱度进一步下降,才能着手种植问题。
只不过。
低浓度盐碱地想要冲刷降低的成本,和使用的淡水资源,是比较低的。
而处理高浓度的盐碱地,成本太过巨大了。
已经到了令市里,和国家单位都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