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载,我寓居于杭州西湖畔的柳月轩。
湖光山色之间,柳月轩如同一颗明珠镶嵌在绿荫之中,古色古香的建筑,雕梁画栋,尽显文人雅士之风。
正值初春,柳枝垂垂,轻风拂过,柳絮飘飘,宛如仙境。
这柳月轩的主人,柳公子文翰,是杭州城中有名的才子。他温文尔雅,学识渊博,一身白衣胜雪,眉宇间透露着书卷气。然而,自从他自京城参加会试归来,便面色憔悴,步履蹒跚,显然身染重病。
柳轩主遍请城中名医,却无人能解其病。他焦急万分,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一日,他亲自来到我的书房,双手紧握我的手臂,眼中带着恳切之色:“钱兄,我知你与翰林学士赵青云交情匪浅,恳请你代笔,邀请赵先生前来为我诊治。”我见他如此模样,心中不忍,当即答应了他的请求。
书信送出后,我与柳轩主在柳月轩的门前焦急等待。
西湖的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却无法吹散我们心中的焦虑。正当我们心焦如焚之际,一名中年士子缓步走来。他身着一袭青衫,面容清瘦,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正是杭州城中的知名士子钱伯温。
钱伯温步入屋内,向柳轩主拱手一礼,随后淡淡地开口,“柳兄,你今科会试中了第五十一名,可喜可贺。但你的病,我却需备些酒肉,以此作为祭奠之物,方可离去。”此言一出,我与柳轩主皆是一惊。
柳轩主忙不迭地取出珍藏的美酒佳肴,摆放在桌上,并亲自为钱伯温斟酒。
然而,就在此时,屋内突然响起一阵微弱的咳嗽声。柳公子挣扎着坐起身来,声音微弱但坚定地说:“门外有一名京城的余侍郎,在门口喧哗,我惧他威势,不能安心离去。”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与恐惧。
钱伯温闻言,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柳兄,你且去门外看看,若是那余侍郎在此喧哗,便请他离开。”
柳轩主急忙出门,拉着我避让一旁。
果然,门外有一名中年男子,身着华服,气宇轩昂,正是那位余侍郎。他见柳轩主出来,立刻上前质问:“柳公子何在?我有要事相告!”柳轩主心中一紧,但面上却保持镇定,上前解释并请余侍郎离开。余侍郎虽心有不甘,但见柳轩主态度坚决,只得愤愤离去。
此时,赵青云也正好抵达柳月轩。他见我们站在门口,便上前询问情况。我将钱伯温的话转述给他听。赵青云闻言笑道:“既然这鬼物避开了我们二人,便随我一同进去,将它驱逐。”于是我们一同进入房间。
房间内,柳公子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如纸。赵青云为他诊脉时,眉头紧锁,神情专注。我则手持扫帚,在床前轻轻扫过,试图将那股阴邪之气驱散。突然,我感到一股寒意袭来,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暗中窥视着我们。我抬头望去,却只见一片空荡。
经过一番诊断,赵青云终于开出了一剂药方。他神色凝重地对我们说:“柳公子此病非同小可,乃是中了邪术。这药方只能暂时压制病情,要想根治还需找到那施邪之人。”柳轩主闻言大惊失色,忙问如何是好。赵青云沉声道:“我需亲自前往京城一趟,找到那余侍郎问个明白。”
次日清晨,赵青云便启程前往京城。我与柳轩主则留在柳月轩中照顾柳公子。几日过去,柳公子的病情逐渐好转。然而就在此时,京城却传来消息说赵青云在京城被余侍郎陷害入狱。我们闻讯大惊失色,柳轩主更是焦急万分。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神秘人突然出现在柳月轩中。他手持一封书信交给柳轩主,“这是赵青云先生托我带给你的书信。”柳轩主急忙打开书信阅读起来,只见书信中赵青云写道:“柳兄勿忧,我已查明真相那余侍郎乃是受人所托欲加害于你。我已向皇上禀明此事,皇上已下旨将他革职查办。你且安心调养身体不日便可痊愈。”
柳轩主读完书信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紧紧握住神秘人的手,连声道谢。神秘人微微一笑,转身离去消失在晨光之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柳公子的身体,终于康复如初。而那一科会试的结果,也如期揭晓柳文翰,果然高中名次正如钱伯温所言。此事之后我与柳轩主,赵青云的关系更加深厚。我们时常相聚柳月轩中,共话天下事畅谈诗词歌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