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章 赏赐/不提 (1/2)

另一位黎大人长叹一声,感慨万千,“黎民百姓乃国家之根本,然而又有几人愿意关注这些微不足道的农人呢?”

许多人并非不愿作为,而是受制于现实,且担忧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其余几位官员默然不语,他们深知民间状况较他们所想象者更为严峻。

西魏立国已四十年,建国初期的轻薄赋税、休养生息之策,如今已渐行渐远。

民间土地兼并的趋势愈发严重,越来越多的百姓丧失了土地。

沈钧钰轻声细语道:“其实,圣上对此颇为重视,否则也不会委以我司农司之重任。”

众人听闻沈钧钰的特殊身份,精神为之一振。

这位大人不仅是陛下亲点的探花郎,昔日更是天子的近臣,备受信任。

白玉京眼中闪过一丝光芒,笑着说:“沈大人所言极是!能与大人才智相配,实为荣幸!愿沈大人领航,共铸辉煌。”

沈钧钰微微点头,神情坚定:“吾等共勉之!”

午后,沈钧钰继续研读书籍。

夕阳如金,缓缓西沉,他方才离开司农司。

沈钧钰心中虽急,但理智告诉他,欲速则不达。

他抬头仰望天际的余晖,步伐稳健而沉着。

行至六芳楼,沈钧钰对江蓠吩咐:“去,买一盒栗子糕来。”

江蓠微愣,疑惑地问:“世子,这盒栗子糕是专程为世子夫人准备的,那侯夫人那边不也要一份吗?”

沈钧钰微微一愣,随即笑道:“母亲晚上通常不食用糕点。”

江蓠闻言,摇头轻笑,“世子,侯夫人虽不吃,但您不能不表示心意!”

“世子夫人固然重要,但母亲同样不可忽视!否则世人岂不会说您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的薄情郎?”

沈钧钰哭笑不得,“你这张巧嘴,真是能说会道。那就再买一盒莲子糕给母亲。”

“遵命,世子!”江蓠立即答应,转身而去。

怀揣着两盒精致点心,沈钧钰踏上归途,重返靖安侯府。

沈钧钰径直朝主院走去。

一踏入屋内,便听到了父亲洪亮的笑声,母亲柔和的嗓音,以及那个总能触动沈钧钰心弦的俏皮逗趣之声。

“父亲、母亲,钧钰给您们请安。”沈钧钰走进屋内,恭敬地鞠了一躬,随后又向晏菡茱投去一抹温暖的微笑。

靖安侯沈文渊轻轻抚摸着修剪得体的胡须,愉悦地笑道:“钧钰,不必拘礼。今日在公门中的事务如何?”

沈钧钰回道:“同僚们有些懒散,这主要是因为朝廷对农事的重视不够,导致大家的积极性不高。”

靖安侯微微一笑,颔首赞同,“皇上也已察觉到这个问题,我国的农事沿袭了前朝的旧制,确实需要一场革新。”

“正是,父亲。改进农具,优化种子,修建水利设施,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这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晏菡茱微微低头,心中明白,这些确实是症结所在,但最核心的难题,却是无人敢触及的禁忌。

下人通报,晚餐已经备好。

苏氏轻声一笑,“好了,我们先吃饭,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议。”

一家四口,步入了餐厅。

通常吃饭时不交谈,但今天却破了例。

沈文渊罕见地与儿子沈钧钰举杯共饮,苏氏也和晏菡茱品尝了带有甜意的桃花酒。

“钧钰,你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手头的工作,不要只是空谈。等你完成那部农书,我会为你举行一场盛大的庆功宴。”靖安侯沈文渊语气凝重地说,眼中流露出对儿子的满意和骄傲。

沈钧钰郑重地点头,“父亲,我会铭记在心。多亏了菡茱时常提醒我,现在我才能够脚踏实地的做事。”

“好!”靖安侯沈文渊轻声一笑,转头对靖安侯夫人说:“夫人,我记得你年轻时,曾有一套荷花图案的首饰,样式新颖别致,不如赏给菡茱如何?”

靖安侯夫人微微一笑,温婉地说:“今天我确实注意到了菡茱额头上的莲花钿,就联想到了那套首饰。稍后,我会让人送过去。”

晏菡茱起身道谢,“多谢母亲的赏赐。”

靖安侯夫人轻笑,眼神中流露出深意,“不用谢,我只有你这一个独子,没有女儿,将来我的首饰,都会是你和我的孙女、孙媳的。”

晏菡茱假装羞涩,微微低头,眼中带着笑意。

沈钧钰在父母面前不再拘束,居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母亲,我会努力的。”

“世子!”晏菡茱轻嗔一声,俏皮地拉了拉他的衣袖。

少说两句吧,毕竟还没有洞房,就已经开始计划生儿育女了吗?

沈钧钰轻轻侧首,眼中闪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