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
“诸位,都坐吧!”
甄志丙走进大殿,坐于上手的椅子上,然后开口说道:
“各位,汇报一下这一个月的工作进度及问题。”
像这种会议,一个月举行一次,甄志丙会根据情况,实时调整工作重心,以及下发各自的任务。
完成的月俸足额领取,还有奖金可拿,没有完成的按照实际情况给予处罚,多次未完成则退位让贤。
甄志丙将后世的销售,绩效考核那一套给用到了官员上。
甄志丙说完,众人一一汇报工作进展,旁边记录人员运笔如飞,快速记录。
随后甄志丙根据进度给予奖励,处罚,然后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一切结束之后,甄志丙才开口说道:“没事就退下吧!”
早已得到示意的李海瑞连忙站出来高声说道:“大王平高丽,征东夏,短短四年就将领土面积扩大了四倍。”
“境内百姓人人有田种,家家有余粮,但辽东之外天下大乱,百姓疾苦,唯有大王能拯救苍生,
属下请大王建立新的王朝,登基称帝,为天下百姓带来和平与安宁!”王如火,刘如山,赵如雷等人迅速出列,单膝跪地大声道:“属下请大王建立新朝,登基称帝!”
其它人先是一脸懵懂,被这突如其来的一下给搞懵了。
但能站在这里的,都是人精,瞬间反应过来,连忙跟着跪下高声道:“属下恭请大王建国称帝!”
这一出,是甄志丙早就计划好的,但此事自己不好开口,只得提前知会了一些心腹,让其站出来当众提出。
名不正则言不顺,只有脱离了大宋,建国后许多事情才能名正言顺的做。
之前虽然甄志丙也设置了许多部门,但是官员品阶却没有定下。
甚至就连下方这一众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只能称属下了,而不便称呼“臣”。
因为那些都是皇帝才有的权利。
只有脱离大宋,正式建国,一切才显得名正言顺。
在自己领地生存的那些儒家之人会反对?想见识一下九族剥离之术?
那时他们说不定就由谩骂变为根据自己的政策要求更改儒家的教义了。
哪里还敢像现在这样私下谩骂,科举也不参加?
若不是他们没犯什么事,还甄志丙看着跪下的众人,开口推辞道:“辽东王毕竟是宋皇亲自封的,如此做有些不妥,此事休要再提。”
早有准备的李海瑞当即从怀中取出一份厚厚的奏章,高声说道:
“大王,这是万民请愿书,大王称帝乃是众望所归,恳请大王为百姓计,为天下计,请大王建国称帝!”
“请大王为百姓计,为天下计,恭请大王建国称帝!”
甄志丙虽然对“三辞三让”这一套有些不喜,但如此大事,也不得不遵循古礼。
这样才能堵住许多人的悠悠之口,才能更有利于自己的统治。
“众位不必多说,我意已决!”说完甄志丙就要离开。
但李海瑞立马起身说道:“大王,请您登上城头,看看辽东的百姓,听听他们的心声。”
甄志丙一愣,自己没安排这出啊?
随后有些好奇的说道:“好,众位随我出去看看。”
甄志丙走在前面,一众手下跟在后面,有些人兴奋,有些人则是不明所以。
甄志丙来到城头,城下的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街道,一个个巷子都铺上了平整的红砖。
王雷高声道:“大家心里都清楚,是大王让你们过上了好日子,
可是辽东只是大王暂时的封地,如果大宋皇帝收回了大王的权利,你们还能有这样的好日子吗?”
城下百姓一听到这话,顿时色变,然后熙熙攘攘的吵了起来。
“怎么办?我们才过了几年好日子,难道又要回到从前吗?”
“我听说大宋皇帝动不动就割地议和,如果大王走了,我们怎么办?”
“大王去哪,我们就跟着去哪!”
“对,大王去哪,我们就去哪!”
“……”
甄志丙听着城下的议论,心中有些欣慰,虽然那些地主世家对自己痛恨异常,但却赢得了百姓的拥护。
“安静!”
王雷的声音在音波功以及喇叭的加持下,传遍整个城中。
百姓们纷纷安静下来。
“乡亲们,现在只有大王脱离大宋,建立王朝,登基称帝才能让大家的好日子持续下去。”
“大家现在应该怎么办?”
刘如山刚说完,立马就有几个人跪下,高声道:“请大王为我等脱离大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