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皇宫。
大殿上肃然坐着一名身穿红色朝服的男子。
殿下坐着两排,一边是文臣一边是武将。
大宋立朝以来都是重文轻武,武馆的地位较为底,但是此时的大殿内武将的气焰远远要盖过了文官。
皇帝赵构正端坐在那太师椅上,静静地看着臣下,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朝会。
以为今天是剿匪的重要日子,大将韩世忠正是今天回京。
殿下一些老臣也是奉命早早的就在皇宫内等候了,这时一些年迈的老臣已经熬不住打盹了。
赵构身边的内侍眼疾手快,赶在赵构发话前就将茶水给这些老臣备好了,这时端上来刚刚好。
可身为臣子,特别是内官宦官是得时时刻刻的小心谨慎,他低着头一动不动的盯着地面。
没有官家亲自开金口吩咐,他是万万不敢动一下的,这位陛下的心思可不是一般的重。
赵构看了看殿外的天色,对着那内侍吩咐道:“去吧,多备点点心!”
“老臣明白!”内侍恭恭敬敬的朝赵构弯腰,侧着身子出去,整个流程中规中矩没有一丝的僭越。
片刻几名品阶低内官端着茶水进来,这时老臣们也都纷纷清醒了,看着那殿前年轻的官家心中有一丝说不出的感觉。
就在这时门外的传令兵急匆匆的进来,微微点了点头,这时所有的官员都纷纷整理衣冠。
赵构站起身来,理了理衣衫,正了正头冠,高兴道:
“众爱卿随朕出城,迎韩将军!”
一众人文臣武将都纷纷起身随着赵构身后往出走..
片刻后一朝的政要大臣都纷纷出了殿外,临安城外的军队整整齐齐气势恢宏,那军队一边行军一边还吹着号角,实在是太过招摇了。
这时赵构正站在城楼上看着一切,他的嘴角微微下弯,眉间却看不到一丝变化。
身旁的文臣都仔细地看着,有的人似乎已经猜出了什么,但也不明白官家的意思。
整个城楼上皆是一片寂静,所有人都静静地候着,不敢发出一点响动。
韩世忠率领众人下马进城,脱去身上的甲胄,卸去兵刃,只身走到赵构身边。
刚刚见到赵构,立刻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
“启禀剿匪以大成!”说着将战报双手呈给赵构。
赵构一脸笑意,伸手拍了拍韩世忠的肩膀,朗声道:“韩将军不愧是我大宋的擎天一柱啊,朕要给将军记一个大大的功。”
韩世忠头上的汗珠正从头发丝上滑下,他小心翼翼地说道:
“陛下,罪臣不敢,还有两名魔教狂徒未能伏法!”
赵构闻言将战报接过递给一旁的内侍,双手扶起跪着的韩世忠,安慰道。
“不妨事,匪寇一时半会儿是没了气焰了,这次这些江湖势力基本都被连根拔了,都是将军的大功啊!”
赵构说着,将自己的衣袍披风解下来,给那韩世忠披上。
韩世忠立刻又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扣头:“陛下使不得,臣未能将那魔教二人抓捕而归实属失职,还请陛下赐罪!”
这时赵构才将话题引到魔教上,只见他冷冷的问道。
“那魔头已经身受重伤韩将军怎么没给朕带回来瞧瞧?”
韩世忠虽然给赵构传过战报,但并未说及任我行、向问天二人的情况,但赵构却已经把消息打探的清清楚楚。
这不仅仅是质问他的失职,更有一层意思是敲打他,让他明白将在外君命不可不问。
这时的韩世忠已经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贴身的衣物都和肌肉黏在一起,这位陛下的心思不是常人能琢磨的。
但是韩世忠也算是久经宦海,当即就想出了对策,他小心翼翼的跟赵构说道:
“陛下,臣给您推荐一位贤才!”说着韩世忠向着身后挥了挥手,一位身穿红袍的男子缓缓走到赵构身边。
那人正是东方不败,魔教副教主!
东方不败见到大宋皇帝赵构,立刻便跪下来行礼扣头。
“草民给陛下请安了!”
赵构看着眼前的男子,心中也有了几分猜测,毕竟作为一国之君情报信息的来源可要比那些江湖人更为迅捷了。
赵构急忙扶起地上的东方不败,笑着说道:
“平身!不必行此大礼,早就听闻东方不败的武功了得,今日可是让朕大开眼界了。”
原来这东方不败竟然是韩世忠安插在日月神教的内应,此次大获全胜离不开东方不败的功劳。
这韩世忠的心思也颇深,将一个江湖人引荐给官家,自己便可分出一部分功劳,那陛下对他的猜忌便少一份。
而且这江湖人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