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成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风轻云淡的笑容。
他并未直接回答李清风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清风,你为何想要入仕为官呢?”
李清风一愣,随即恭敬地回答道:“学生想为庆国百姓做出一些贡献,同时,也实现自己的抱负。”
袁天成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
“入仕,无非是为了权利、地位和荣耀。然而,这些对我来说,已经不再是追求的目标。我若是想要这些,天下皆可收入囊中,何须通过入仕来实现?”
闻言,李清风心头一震。
这种话,若是传了出去,那便是大逆不道!
然而,李清风也清楚,袁天成此话,分毫不假!
袁天成顿了一顿,似乎是在给李清风消化的时间。
他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片刻之后,他继续说道:“称皇称帝,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是无上的荣耀和追求,但于我而言,却甚是无趣。我更喜欢现在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学问和兴趣,不受朝堂之争的束缚。”
李清风听后默然许久,心中不禁对袁天成的胸怀和境界感到敬佩。
他突然想起偶尔出现在袁天成身边的那些气息深不可测的人,心中顿时明悟了几分。
这天下,袁天成如果想要,那便是唾手可得。
只是,他的追求早已经不是这种俗世的东西罢了。
“学生愚昧,问了个愚蠢的问题。”李清风汗颜摇头。
袁天成却摆了摆手,笑道:“清风,你的问题并不愚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入仕为官也是一种选择。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已。”
他收回目光,看向袁天成道:“你若有心为庆国百姓做出贡献,就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吧。”
李清风心中一震,深深地向袁天成鞠了一躬,才是转身离去。
与此同时,皇宫之中。
朝堂之上,气氛异常紧张。
庆帝坐在龙椅上,手里紧紧握着一份密函,面色阴沉如水。
袁天成和春秋学院的存在,早就已经成了庆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密函所奏:三日之后,袁天成诞辰,朝廷里的群臣十之八九都准备好了厚礼,甚至连大宗师叶流云都在其列。
庆帝目光冰冷地扫过密函上的每一个字,心中怒火中烧。
好大的排场啊!
哪怕是他,庆国之帝的诞辰,场面怕是也不过如此吧!
这时,一位小太监小心翼翼地递上一份奏折。
庆帝接过奏折,翻开一看,内容竟是今年科举考试中,前十名中有五名都是春秋书院的学生。
他的额头青筋暴跳,显然对此结果极为不满。
“朕不是专门吩咐过,要打压春秋书院吗?对那边学生的文章,要严苛打分!”
庆帝眼底寒芒闪过,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他气愤地将奏折摔在地上,纸张飘散在空中,如同他此刻的心情一般凌乱。
“这大庆的朝堂,到底是朕的,还是他袁天成的?!”
殿下群臣和太监们吓得纷纷跪地,大气都不敢出。
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庆帝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他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众人,冷冷地问道:“你们觉得,袁天成若是想谋反,有几分成功可能?”
众人闻言,更是吓得瑟瑟发抖。
见庆帝的目光扫过,贴身太监瑟瑟发抖,“奴才,不敢妄议朝政大事。”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无尽的惶恐。
群臣纷纷低头,无人敢开口说话。
庆帝冷哼一声,挥了挥手:“都滚出去吧!”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不耐烦和厌恶,这些废物,尸位素餐,毫无作用!
众人如蒙大赦,纷纷磕头谢恩后,仓皇退出大殿。
见此清醒,庆帝更是心中恼怒。
他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大殿中,眼中锋芒涌动。
“他若是真欲谋反,朕,最多只有六成,不……是五成将之镇压的可能。”庆帝眉头紧锁,低声自语。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偌大的庆国,竟然不知不觉中,被袁天成如此把控了?
朝臣尽皆出自他的门下,岂不就是最大的结党营私?
但他也很清楚,袁天成的名气太大了,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江湖,都有着极高的声望。
这无疑会吸引很多人愿意支持他,成为他的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