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叶清去了东家程老爷子的后院。
程老爷子年过七十,须发皆白,面容慈穆儒雅。
他本是国子监助教,是一位老教授,告老还乡后办了这间学馆。
学馆原是由老人家亲自教学,后来身体不好便请了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秀才。
半年前叶清来到平凉城后,也不知道老妹用了什么办法,把原来那位秀才夫子换走,让他接替了这份差事。
程老爷子为人和善,膝下有一女远嫁他乡,平日待他很不错,视为门人子弟,对他的身世也从不过问,闲来无事他们一老一小还会下下棋。
只是老爷子近年得了晕眩症,最近几个月犯病越发严重,好几次晕倒在后院。
叶清前世修习过传功珠子里的医术,精通岐黄之道,他早给老人家诊断过,归根结底就两个字,老了!
老爷子搞了一辈子学问,禅精竭虑,岁数大了气血跟不上。
要不是叶清用自己熬制的养气丸,每月给老人家服用一颗,估计老人家早就不行了。
当然,叶清并没有把是他的养气丸给老爷子续命的事说出来。
毕竟他那些养气丸只是用普通药材炼制的,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法子。
如果没有真正的大药调养,老爷子最多也就一年半载的人,到时吃再多的养气丸也不管用。
给老爷子服下养气丸,叶清离开东家后院。
路上他开始犯愁了。
因为养气丸用完了。
剩下的最后两颗留给了程老爷子。
虽然养气丸对修炼的助益很小,属于不入品的药丸,只能增加些微灵力,但聊胜于无。
天地灵气稀薄,蚊子腿也是肉!
其实炼制养气丸不难,愁就愁在买药材的银子他现在没有。
“哎!看来又得重操旧业去挣银子才行……”
夜色中,叶清边往铜葫巷走边在心里咕哝。
是的,他现在缺银子。
炼制养气丸的药材虽然是普通药材,并非灵药,但并不便宜。
随便一株甲子年份的人参或首乌,都要几百两银子,他一年的月俸加起来都不够买一株。
在京都的便宜妹妹倒是个小富婆,可叶家有祖训,凡被逐出家门者,族人不准对其提供任何钱财支助。
偏偏老妹又是个死脑筋,不仅不偷摸支助些银子过来,还在信里说什么叫他学会自给自足,要彻底改掉以前的纨绔恶习,对此……叶清也是没辙。
当初为了凑银子买药材炼药,叶清不是没想过去劫镖,或是去附近哪个山贼窝抢点,还想过学那位盗帅楚留香一样,踏月到哪户有钱人家里顺点银子回来。
后来想想他打消了那些念头。
倒不是什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纯粹是因为修为低微时,不想为了些许银两去冒险。
谨慎点没有错,毕竟在银戟草成熟之前,他还得踏实留在这里,不想因为银子而带来任何的变故与意外。
好在不去弄横财还有其他办法挣银子,那就是和上一世一样,炼制灵符去卖。
如今悬浮在识海深处的传功珠子,如同一本修仙大全,里面除了有修仙方面的各种常识书籍与心得玉简,还有每一层境界对应的功法秘籍传授。
譬如术法、制符、炼丹、炼器、炼阵、驭兽等等法门通通都有,修仙六艺一样不缺。
只是炼丹需要丹炉,没丹炉就只能炼制些普通的药丸,炼器他的境界不够,也没有炼器材料。
所以一开始,叶清只能选择对境界要求不高,且成本最低的制符……
感叹着走进屋里,叶清点亮桌上的油灯,从床底下搬出来一个木箱子。
箱内装的是一些易容物件,一部分是前身从叶家带过来的,另几样则是他在平凉置办的。
要说这易容的本事,还多亏了那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娘。
当年在叶家时,老娘见自己儿子死活不肯练武,便教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其中就包括易容术。
没想到时隔多年让他派上用场。
应了那句话,技多不压身。
和往常一样,叶清拿出木箱中的人皮面具、假发,易容成一个老道士模样。
手拿拂尘,身穿灰蓝道袍,脚踏黑白十方鞋,白发白须,颇有仙风道骨的味道。
易容完后,叶清掀开被子,拿出一叠黄纸符箓。
里面有驱邪符,护身符,火球符,安神符四种,一共二十八张。
除了以前卖剩下的安神符和驱邪符,另外两种灵符都是他最近炼制的。
这些符品阶不高,只是最低级的一阶灵符,安神符甚至品阶都算不上。
好的符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