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信站在城头,看着眼前的一切,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无尽的悲凉。
他转过身,对身后的传令兵说:“传令下去,大军休整一天,明日继续前进,目标,河台府!”
“得令!”传令兵抱拳,转身离去。
赵信望着远方,目光深邃。
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大秦的铁蹄,将踏遍这片大陆的每一个角落。
而他,将追随陛下的脚步,征战四方,直至天下归一。
……
大秦的军队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插进大奉的腹地。
云初城破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大奉国都。
大奉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
他紧紧地握着拳头,指节发白。
“废物!一群废物!”他咆哮着,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大奉的军队!竟然连一座城都守不住!”
“朕要你们何用!”
大殿之下,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触怒龙颜。
“陛下息怒。”一个老臣颤颤巍巍地站出来,“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秦军的进攻。”
“还用你说?”大奉皇帝怒目而视,“秦军来势汹汹,如今已攻破云初城,直逼国都而来。”
“我大奉的军队呢?都死光了吗?”
“陛下,各地的守军……都……”老臣吞吞吐吐,不敢说下去。
“都怎么样?说!”大奉皇帝怒吼。
“大多都……都闻风而逃了。”老臣闭上眼睛,说出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大殿内一片哗然。
大奉的军队,竟然不战而逃?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一群贪生怕死的懦夫!”大奉皇帝怒不可遏,“传令下去,将那些逃跑的将领,全部抓回来,斩首示众!”
“陛下不可!”一个大臣站出来劝谏,“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若是杀了他们,恐怕会动摇军心。”
“是啊,陛下,那些守军也是迫不得已。”另一个大臣附和道,“秦军势大,他们抵挡不住也是情有可原。”
“难道就任由他们这样逃下去吗?”大奉皇帝怒道,“若不能阻挡秦军的攻势,我大奉危矣!”
“陛下,臣有一计。”一个谋士模样的人站出来,“为今之计,只有拖延时间,等待援军或寻找战机。我们可以拖延时间。”
“如何拖延?”大奉皇帝问。
秦军虽然勇猛,但长途奔袭,兵马疲惫,且补给线拉得太长,此乃其软肋。”
谋士眼中精光一闪,继续说道。
“臣建议,一方面派遣精锐骑兵,袭扰其粮道,迟滞其进军速度。“
”另一方面,在雪龙关设伏,以逸待劳,阻击秦军。”
“雪龙关?”大奉皇帝皱起眉头,“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只是,派谁去镇守呢?”
“臣举荐罗休。”谋士说道,“罗休大人乃是合道境强者,由他镇守雪龙关,定能保雪龙关无恙。”
“好!”大奉皇帝一拍龙椅,“就依你所言,传令罗休,即刻前往雪龙关,不得有误!”
……
五国联盟。
五国皇帝齐聚一堂,商议对策。
“大奉的情况,你们怎么看?”
大金国主率先开口,眼神扫过其余四人,试探着问道。
“还能怎么看?大奉这次是在劫难逃了。”
大元国主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幸灾乐祸。
“不过,唇亡齿寒,秦军势大,我等还需早做打算。”
“大元国主所言甚是,只是不知,这‘打算’二字,该如何落到实处?”
大宋国主面露忧色,话里有话。
“怕什么?我们五国联手,难道还怕他一个大秦不成?”
大明国主不以为然,眼中闪烁着野心。
“依我看,不如静观其变,待他们两败俱伤,我们再出手,坐收渔翁之利,岂不美哉?”
“大明国主此言差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可也要看这‘渔翁’有没有本事降服‘鹬蚌’。”
大清国主捋了捋胡须,意味深长地说。
“我等五国,虽名为联盟,实则各怀心思,若是不能精诚合作,恐怕最后只会落得个为他人做嫁衣的下场。”
……
大秦军营。
嬴玄端坐中军大帐,听取斥候的汇报。
“陛下,前方就是雪龙关。”斥候禀报道,“那是大奉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
“雪龙关的守将是谁?”嬴玄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