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都城长安。
皇宫太极殿上。
满堂文武大臣,齐聚朝堂。
李世民端坐于代表大唐最高权力的至尊之位上。
现在北寒王徐啸欲春秋比武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天下。
如此大的动作,李世民自然要召集群臣进行一番商讨。
李世民一双虎目,扫视着堂下文武诸臣,威严的道:
“那北寒王徐啸,现在欲进行春秋比武。”
“引天下武林人士共聚北寒,于台上公平对决。”
“诸卿,对此有何看法?”
李世民开口后,堂下诸臣俱是互换眼神,隐秘的心神交流。
最后由当朝宰辅,赵国公长孙无忌上前一步道:
“陛下,这北寒王徐啸,无论其背后是何人授意。可这春秋比武,赫然是把屠刀伸到了江湖之上!”
“来参与春秋比武的各方高手,俱是为了得到那本神秘莫测的‘春秋’,为了如此重要传承的归属权,擂台较量之上又有何人会留守?”
“那春秋比武一开,必定会有诸多武林人士,命丧他人之手!如此之下,各武林门派之间必定是仇根深重!”
“最后不论谁输谁赢,最起码各武林门派之间,决计是成了互相的死仇之敌了!”
长孙无忌说到着,面色也是微微叹服一声。
见李世民一副若有所思之色,长孙无忌又接着道:
“那北寒王徐啸,真不愧有‘人屠’之称。仅此一条阳谋,就使得各武林门派互生间隙。”
“若是他日有外力意图消灭这些江湖力量,恐怕这些武林门派是很难再联合一处了!”
这话说完,长孙无忌对着李世民拱手,认真道:
“陛下,这北寒王徐啸赫然是欲马踏江湖,为统一武林势力做准备啊!”
“如此狼子野心之人,我大唐不可不防!”
李世民闻言,暗暗点头。
在他的想法里,这北寒王徐啸此举,也是有意让各武林门派互相攻伐。
擂台之上,又有重宝所惑。
生死之间,又有谁会留手?
到时候鲜血现,仇恨生。
本就平静无波的江湖里,恐怕很快就会因为这‘春秋比武’而互相攻伐。
到时候,那北寒王徐啸的三十万铁骑出。
这些纷乱的江湖门派,又是哪里挡得住?
恐怕到时候,真的会被北寒王徐啸的铁骑踏灭整个江湖!
李世民眉头紧锁,当长孙无忌发言后,他并没有出声。
有一些事情,他还没想通。
长孙无忌见此,又接着说道:
“陛下...臣倒是有个想法。只是不知当不当讲。”
李世民闻言,有了一丝兴趣,对长孙无忌道:
“丞相,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出来,卿是朕的肱骨之臣。”
“于这大唐的江山社稷,有莫大的贡献。又有何当不当讲的?”
长孙无忌闻言,对龙椅之上的李世民道:
“陛下,北寒王徐啸此举,只要‘春秋比武’顺利成功。则必会让江湖大乱,各武林人士再也不会铁板一块。”
“当北寒的铁骑踏破江湖时,收编一众武林人士,必定会获得莫大的好处。但是......”
“但是我大唐的大军绝对远多于北寒,咱们也未尝不能截胡啊!”
长孙无忌这话说完,满堂诸臣都是眼前一亮!
对啊!
那北寒王徐啸,弄出如此大的动静。
无外乎是让江湖大乱,自己再出兵讨伐各方武林势力。
可无论怎么说,那北寒也才三十万铁骑啊!
比之大唐的百万雄狮!
那北寒的底蕴,还差得太远!
既然他北寒王徐啸能马踏江湖,收编各武林势力。
自己大唐拥有如此多的军队,又如何不能虎口夺食呢?
甚至,相较于大唐帝国来说。
那北寒王徐啸,压根就算不上是什么老虎!
这时,杜如晦也于百官之中出列,献言道:
“陛下,那北寒作为离阳王朝的边陲之地,北临北莽帝国!”
“数十年来,一直充当离阳王朝的屏障。抗击北莽帝国的入侵。”
“其实力一直在被消耗之中,那辛苦积攒下来的三十万铁骑,又如何能与我大唐百万雄师对垒?”
“陛下,丞相所谋,大有可为啊!我们完全可以抢在北寒之前,收割下成果!”
堂下百官,现在也是如同杜如晦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