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客人们听到这首绝妙之对,本来就惊叹万分,又经过浮香一分析,所有人更加惊愕了。
“妙哉,妙哉!”
“魏公子文采果然天下无双,只是此联就足以秒杀天下大儒了。”
“要想对出此联,难于登天啊!”
赵公子听到如此绝对,直摇头,为自己之前心里对魏玉的鄙视感觉到羞愧难当。
这一次他是输的心服口服,彻底服气了。
吟诵着这上联,不禁连连发出惊叹之声:“妙,实在是妙!”
就在这时,一位学子热泪盈眶,嘴皮子颤抖道:“此对一出,再也无人敢接对子……各位小生先行告退,小生要去别处打茶围了,要将此联传扬出去。”
“在下也告退了,为大奉文坛扬名,怎么能少了我。”
有许多客人走了,迫不及待地去参加别院的茶围,然后抛出此联一鸣惊人,兴许借着信息差,还可以博得其他花魁的青睐呢。
当然,有人走,自然就有人来。
有些人溜得早的借助此联在其他茶围装逼成功,震惊四座,坐下无一人能对。
即便是饱读诗书的儒门弟子也望洋兴叹,无可奈何。
众人一问来源,那些装逼的人都不敢独吞此联,毕竟魏公子名气太大了,而且身份显赫,谁敢将此联据为己有?
都只得说是魏公子做的,此时正在影梅小阁。
经过这些人的传播,有许多茶友直接舍弃了当前的茶围慕名而来,来到了影梅小阁。
来者不为浮香,就只为目睹魏公子的绝世才华。
甚至有些花魁不惜破坏茶围规矩,抛下众多茶友不管,而直接来到了影梅小阁。
正所谓,天下谁人不识君?
魏玉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
在大奉有两种人特别喜欢争名声,读书人和妓子。
这些花魁如果能够借此机会博得魏公子一笑,令他做诗相送,那就有机会名扬天下,流芳万古了。
毕竟自古以来,因为诗词名篇流传百世的名妓不在少数。
这份机遇,任何一个风尘女子都会欣喜若狂,不愿意放过的。
一时间,影梅小阁破天荒地挤满了人,甚至在小阁门外巷子里都有许多人站着,即便隔着墙壁,他们也要在此逗留。
教坊司的老鸨本来想要驱散人员,但是人们的热情太高涨了,而且里面有身份有地位的权贵不在少数,谁敢怠慢?
“魏公子此联甚妙,堪称千古,不知魏公子出了此联,可否有下联匹对?”有一大儒作揖请求道。
不只是他,在场还有些达官贵人,不少学富五车的人,还有不少花魁,包括浮香在内的,也都望着魏玉,希望魏玉能够给出一个下联。
“各位实在是抬举我了,此联确实有些高妙,但也并非绝对,在座的都是有学问的人,怎可能对不出,莫要笑话我了。尔等都可试试,实在对不出,我再说无妨。”魏玉喝着酒,不急不躁道。
魏公子一劝说,众人又觉得自己行了,不过沉吟半晌,终究无一人对出。
要么就是不含五行偏旁,要么有五行偏旁,但平仄不对,要么有五行偏旁,平仄对了,但意境被上联秒杀,单独一个锁字的活用,就无法匹配。
众人无不望洋兴叹,无可奈何。
“魏公子,我们才疏学浅,无法对出,还请魏公子不吝赐教,说出下联。”
“是啊,魏公子,你就别卖关子了,天底下谁不知道你魏公子学问第一,你做出的上联,又有谁能够对出来?”
“魏公子,快说啊,急死人了。”
客人们都伸长了脖子,急切地催着魏玉。
当然,若是魏公子也没有对出下联,那就说明众人的学问=魏公子的学问,毕竟魏公子也没有对出来。
这样一来,有些人心里又可以好受一些。
只见魏玉喝了一口酒,不紧不慢道,“秋镶涧壁枫。”
这个千古绝对,其实前世有很多人给出了对子。
名气较大的有“炮堆镇海楼”,“桃燃锦江堤”,“炮架镇江城”,
“灯深村寺钟”,‘茶烹凿壁泉’,“灯销深圳桥”等等。
但这些要么就是意境不够,要么对的不够工整。
其中“桃燃锦江堤”是除了“秋镶涧壁枫”之外,最为接近的。
但是因为锦江中的锦,虽然有名词属性(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和形容词属性(色彩鲜明华丽的),但在这里指的是形容词,所以和前面的“烟锁池塘柳”中的池对不上。
而“秋镶涧壁枫”则是完美的对上了“烟锁池塘柳”。
与“秋镶涧壁枫”类似的还有“秋销江堤枫”,也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