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云鹿书院。
这座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梦想与才情的学府,在一片静谧祥和之中,散发着独特的书香气息。
书院内,一处精致典雅的凉亭阁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四周绿树成荫,花草繁盛。
凉亭阁楼中,大国手李慕白、兵法大家张慎,以及身着紫袍的大儒扬恭。
三人相对围坐,面前的石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茶具,茶香袅袅升腾。
李慕白神情凝重,率先打破了平静:
“子谦,你后天便要出行,我和谨言定会为你送行。
只是此次出使,看似是朝廷对你委以重任,让你成为一州封疆大吏,
实则前路荆棘密布,前途未卜,危机四伏啊。”
扬恭微微颔首,眼中满是忧虑,轻轻叹了口气:
“是啊,朝堂局势波谲云诡,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实在是难以预料。”
李慕白摆了摆手,试图驱散这略显沉重的氛围,脸上浮现出一抹欣喜之色:
“唉,不说这些烦心事了。
我今日偶然得了两首绝妙的诗词,特来与二位一同品鉴。”
张慎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哦?能让慕白兄如此看重的诗词,必定是非同凡响。”
李慕白笑着从袖中取出一本精心制作的诗册,诗册上笔墨未干,显然是刚刚临摹完成。
他轻轻翻开,递到两人面前:
“两位且过目,这两首诗,一首名为《赠浮香》,另一首还未命名。”
《赠浮香》
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读完这首诗,紫袍大儒扬恭和张慎皆是满脸的惊讶之色。
诗中的意境虽未达到让他们惊掉下巴的程度,但也足以令他们眼前一亮。
与书院中那些附庸风雅、无病呻吟的文人墨客所作诗词相比,
这首诗的水准明显高出一大截。
更妙的是,诗中创造出“倾城倾国”这一形容美人美貌的新词,简直是神来之笔。
扬恭不禁赞叹道:“此诗意境优美,用词精妙,不知是出自何人之手?
虽说只是一首描写佳人美貌的诗词,但其押韵和意境,寻常诗词实在难以企及。”
张慎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道:
“浮香?这是怎样的一位人物?竟能得此佳作相赠。”
李慕白微微苦笑,略带难为情地解释道:
“这浮香乃是教坊司,最近新出现的一位顶级花魁。”
“什么?花魁?如此绝妙的诗词,竟然送给了一个花魁?”
张慎的脸上瞬间露出一抹痛心疾首的表情,仿佛珍贵的宝物被随意丢弃。
扬恭倒是显得较为镇定,毕竟谁年轻时没有过对美人的爱慕之情呢?
他轻声说道:“才子爱佳人,自古便是佳话,这也无可厚非。且看看下一首诗吧。”
扬恭的目光落在诗册上,轻声念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一读,张慎和扬恭的脸上同时露出了震惊之色。
“好诗,好诗啊!”
张慎忍不住拍手称赞,
“此诗想象奇绝,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毫无雕琢的痕迹。
诗中每一个字都艳丽非凡,每一句都如同一朵盛开的奇葩。
读这首诗,仿佛春风拂面,满眼繁花,美人的面容若隐若现。
无需过多的刻画,便能让人自然联想到那倾国倾城的牡丹,
那冰肌玉骨的美人。
好诗,好诗啊!
这究竟又是何人所作?”
李慕白微微一笑,说道:“这两首诗,我也是今早才得到的,皆是从教坊司传出。
据说,乃是魏渊的侄子——魏长轩所作。”
“什么?魏渊的侄子魏长轩?他不是一介武夫吗?
怎么可能作出如此绝妙的诗词?”
张慎的脸上写满了震惊与尴尬。
身为云鹿书院的大家,他实在难以接受,一个粗通武艺的武夫,在诗词方面竟能远超书院中的众多学子。
扬恭则陷入了沉思,片刻后说道:“这第二首诗词,还没有名字,真不知那魏长轩可有诗词老师教导?”
李慕白微微皱眉,说道:“未曾听闻他有诗词老师。不过今早发生的一件事,恐怕与他脱不了干系。”
“哦?何事?”张慎和扬恭同时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