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这个卧铺预售点的位置。
预售点处空无一人,窗口上方用红字写着,“预售三日之后的车票,每日早上七点半开窗。”
萧建军抬腕,瞧了眼表面有些发黄的老款‘上海’牌手表,指针指向了四点半。
说起这款旧表,那是九一年上大学前夕,父亲从自己手腕上褪下来给他的。
那时,萧建军心里多少有点不爽。
认为父亲连一二百块钱都舍不得花在儿子身上,经济大权都被继母掳去了。
若干年后,萧建军才慢慢搞清楚,其实,那时候父亲的经济压力不小。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普通教师的待遇不高,尤其是镇乡公、民办教师。
一个中学的普通语文教师,就算是公办的吧,干巴巴的每月能有多少工资?
要知道,萧建军和弟弟萧建强都在上学,继母尤秀英是学校里的非公职教辅人员,说白了就是个临时工。
家里还有老人。
所以,大学四年,萧建军暑期都不愿回家,在外搞点勤工俭学,弄点小钱。
三年级之后,那是女朋友夏晴的主动救济,他差不多吃了二年的软饭。
知道了时间之后,萧建军苦笑着自我嘀咕一声,“还早呢,咱逛街去吧。”
于是,他就沿着天目山路往前瞎逛。
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对于读书人而言,最好的去处那就是书店。
九十年代中后期,科技知识就是生产力,所以书店遍街都是,有些书店门口还播放着录像,大都是介绍营销学方面的书籍。
萧建军很容易找到一家路边的书店,就踱进去看书。
阅览了一下书籍后,找到一本时下最热门、营销方面的图书,靠在书架上阅读了起来。
营销学,对两世为人的他而言,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全是所谓的‘鸡汤’。
但在时下,则是一门新学科,趋之若鹜。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