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chapter 60:死因不明 (1/3)

回到滨海市已是晚上了,第二天早上一上班,楚向哲和徐歌便驱车去了滨海市中心医院,院长冯新成亲自接待了他们。

冯新成院长介绍说,昨天下午4点多钟的时候,医院接到120急救电话,说一个建筑工地有人病危,请求派救护车。

然而,当救护车将病人送到医院,医生们还没查清什么病因,病人就已经停止了呼吸,医生遗憾地在抢救笔录上写下几个字:“入院死亡,病因不明,死因不明。”

据一起护送病人来医院的工友说,死亡的人叫黄海军,是他们的工头。

楚向哲沉思片刻,对冯新成院长道:“冯院长,由于黄海军死因不明,还得请你们配合一下,对其做一个尸检,务必查清黄海军的死亡原因。”

冯新成院长点头道:“这个没问题,我马上安排!”

当天下午,医院方面的尸检报告出来了,尸检报告没有提到异常情况。

报告上记述着这样一段文字:

死者为男性,42岁,身高1.98米,非常健壮。体表有多处轻微划伤和疤痕,大多见于手上和腕部,可以证明是干粗活造成的,无一处与死因有关。

死者颅内可见大面积溢血现象,毫无疑问,这是其致死的真正根源,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其在高温下劳累过度或异常兴奋所致。

拆迁组的工人们对黄海军发病前的情况说法全部一样,而且都讲到了在午饭期间黄海军同华济世开的那个有趣的玩笑。这一点更加证实了医院尸检的结论,看起来黄海军似乎是太开心了,笑得自己几乎接近了中风的边缘,随后紧接着在火辣辣的烈日下,手拿镐和锹,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而导致脑中的一条大血管破裂,造成了正像医学术语所说的脑溢血。

有了这份报告和工友们的证词,一般说来,警方就不用进行调查了,医院可以向其家属签发因自然原因致死的死亡证书。但楚向哲不这样认为,试想,一个身体非常健壮的中年男人,既无高血压又无高血脂等病史,仅仅因为劳累过度或异常兴奋,怎么会出现高血压病人中风的症状?这未免有点太不可思议了。

为了慎重起见,对一条逝去的生命负责,楚向哲认为有必要进行一番调查。

第二天上午,楚向哲和徐歌开车去了黄海军施工的工地。

工地在滨海市西部的黄柏河边,徐歌驾驶的汽车经过40多分钟的行驶,终于到达工地。

工地上要拆除的是一座废弃的巨大的棉纺织厂的生产车间,厂房长期弃置不用,四壁濒危。政府将这块地批给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准备修建住宅小区。

这地方曾经有两家国有棉纺织厂,都生产上好的毛纺呢布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都非常红火,是滨海市的主要经济支柱,但两年前随着经济转型和产品更新换代都破产了。

厂房坐落于黄柏河河畔,河水从神龙山脉流下来,从厂房西南经过,转一个90度的弯,再继续向下流,汇入日夜奔涌不息的江河。

废弃的厂房空空地闲在那里,一度成了放学路过的孩子们捉迷藏的理想之地。

孩子们常常闯进去,在里面玩耍嬉闹,直到一个孩子摔断了腿以后,引起政府的重视,派人调查了一下,宣布它是危房,并向房地产开发商发出了强行拆除令。

房地产开发商想把房子拆掉,采用重型机械拆除会快得多,但费用也多。为了节省费用,房地产开发商将这个活儿包给了房屋拆迁公司,房屋拆迁公司又转包给黄海军。而黄海军的拆除组只用大锤和撬棍来干,自然便宜得多。

黄海军出事后,现在工地上由一个叫马光明的工友临时负责管理拆迁组的工作。

马光明40岁出头,中等身材,为人忠厚和善。楚向哲和徐歌开车到达工地时,马光明正在指挥工友们拆卸厂房房顶的瓦片。

见工友们正在紧张的施工,楚向哲没有让徐歌去惊扰他们,而是两人一起站在远处的一棵悬铃木树下,静静地观看。

不看不要紧,一看把楚向哲和徐歌吓了一跳:马光明他们的施工真是触目惊心!

楚向哲抬头看了看那座废弃的大楼,不由倒抽了口冷气,房子有两层楼高,而马光明他们却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站在房顶上施工。

徐歌担忧地道:“他们这样施工多危险啊!”

楚向哲点头附和道:“的确很危险。”

待工友们中途休息的时候,楚向哲和徐歌来到马光明身旁,徐歌掏出警官证亮给马光明,表明了身份。

马光明看着楚向哲,问:“楚队长,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

楚向哲没有回答,而是心悸地问:“马师傅,你们就这么上去干活儿?”

马光明没明白楚向哲话的意思,反问道:“你啥意思?”

楚向哲解释道:“我是说房子这么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