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艺术家皇帝 (1/2)

就在这对娇媚的姐妹花费尽心力的哄着赵桓开心之时,门外伺候的内官高声回禀道:“官家到。”

听到皇帝驾到,珠链和朱璇连忙起身收拾衣装,刚收拾停当,便见到一位身披猩红色大氅,身形略显清瘦的中年人带着一身冷气走到了赵桓的床前。

赵桓作势想要起身恭迎,这位容貌清癯、一身儒雅的艺术家皇帝连忙紧走两步扶住了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桓儿不必起身,你赶快养好病才是正经。”

原本赵桓就没打算起来,再加上心中对这个不着调的皇帝极为鄙夷,索性服从圣意顺势趟了回去。

这位书画皇帝对自己好大儿的敷衍举动丝毫不以为忤,反倒是含笑关心,尽显一名老父亲的舐犊之情。

“桓儿感觉今日怎样?”

赵桓也只能提振自己的演技,微笑答道:“多谢父皇挂念,御医馆的御医也很尽心,想必再服几日药便没什么大碍了。”

听说赵桓的身体即将康复,赵佶笑得很是开心,只从那欣慰的眼神中就能看出来,他的关心绝对是发自真心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有多担心自己的太子,而赵桓却知道这位不过就是怕自己耽误了他的跑路计划罢了。

如今东路的完颜宗望随时有可能攻破中山府,北路的完颜宗翰也困住太原激战正酣,金人的刀尖都快顶到这位大宋官家的鼻子上了,怎能不让这位无胆的文艺皇帝慌得一批。

他现在只想将皇位传于太子之后赶快跑路,生怕被金人的大军给堵在了汴梁城之中。

人都说父爱如山,这位的父爱纯属是移动公司私人订制的,有事儿子顶住,自己战略性转移,即便是当年的那位光头老将,都没有这位如此迫切的转战之心。

又假惺惺的和赵桓说了几句注意身体、安心养病之类的屁话之后,赵佶便看似无意的轻咳了两声。

在宫中讨生活的人哪个不是心思灵巧之辈,在接到信号之后都很有眼色的退了出去,将这座无比奢华的太子寝殿留给了这对各怀鬼胎的“亲生”父子。

“皇儿,钦天监午间献上奏表,本月二十一便是黄道吉日,父皇决定在那天举行禅让仪式将皇位传于你,你可要快点好起来,切莫耽误了禅让大典。”

看自己的傻儿子就这么直直的盯着自己,即便皮厚如赵佶也不禁下意识的捋了捋自己那稀稀拉拉的小胡子以掩饰尴尬之情。

毕竟这种事情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作为一名父亲,这位醉心于书画之道的大宋官家多少还是有些羞耻之心的。

见到以往那个懦弱的儿子对于传位之事始终不表态,赵佶只能干咳一声厚着脸皮继续忽悠。

“你也知道朕这段时间的身体始终不大好,御医馆那边也换了多副药方始终不见成效。”

“因此朝臣们便建议朕去南方温暖之地修养一段时间,以疗养这些年亏空的身体。”

“到时候蔡京、高俅、童贯会领军随行护驾,等这干老臣一走,朝堂上也就少了些倚老卖老之人。”

“这样更有利于你的政令通达不被各方势力所掣肘,以后这大宋的江山就全靠皇儿你来支撑了。”

赵桓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位文艺皇帝的脸皮厚度,能将提桶跑路说得如此正义凌然,而且还一副真心为新皇着想的老父亲可真是不多见了。

合着你带着一众狗腿子跑路还都是为老子好呗?

金军不日即将兵临城下,你却从京中抽调走大批的军马护卫左右,你可真能将我这个好皇儿舍得出去啊。

虽然他可以不要脸的说出这番无耻之言,但自己这个做儿子的偏偏不能直接翻脸,谁让这是孝道大于天的大宋呢。

即便他赵佶再怎么不做人,自己也不能太过忤逆他的圣意。

赵桓直视着赵佶的眼睛说道:“父皇龙提欠安,去杨洲修养乃是大事,儿臣断不敢耽误了父皇的行程。”

“不过儿臣认为有广阳郡王带领两万御林军随行护驾便足矣,蔡太师和高太尉还是留在汴京比较好。”

“如今金兵气势汹汹而来,东西两线唯恐拦之不住,如果金军兵临城下的话,没有父皇留下的老臣坐镇,儿臣怕城中人心涣散于抗金大事不利。”

赵佶想过自己儿子的各种推脱之词,身边的那些狗头军师也给他准备了各种忽悠这个傻儿子的话术,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赵桓居然会要求留下蔡京和高俅。

有他们留在朝堂之上,这不是给他自己找麻烦呢吗?

想到那几位贤臣和自己多年的君臣之谊,蔡京那一笔书法、高俅那出身入化的球技,实乃天下无双的绝顶人才。

如果将他们留在汴京以至于出了什么闪失的话,那自己的后半辈子岂不是会变得非常无趣?

念及此处他不死心的劝道:“桓儿,为父这都是为了你着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