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如今启用李刚为兵部侍郎主管抗金事务,他素来与蔡京、高俅等人不和,如果将他们留在汴京的话,门生故吏遍布,你和李纲的命令恐无法顺利施行。”
“父皇预将他们带在自己身边,也都是为了抗金大事考虑。”
赵桓没想到这几个狗贼居然在赵佶的心中占有如此地位,即便是跑路也一定要将他们带在身边,这是有多离不开他们。
“父皇,如果儿臣一定要将他们给留在京中呢?”
赵佶发现自己好像有些不认识这个好大儿了,虽然他的资质差些,于政事、经济、六艺均无任何建树,但最起码的孝心还是有的。
今日先阴阳自己要传位于他,现在又执意要留蔡京和高俅于京师之中,如此果决的态度实在令他震惊,难道之前种种全是他刻意装出来的?
见他目光闪烁犹豫不决,赵桓知道是时候给他下点猛料了。
“父皇,您知道儿臣为何会生这场大病吗?”
赵佶狐疑的问道:“为何?”
“那日儿臣夜晚入梦梦到了太祖,他老人家痛斥儿臣无能不肖,并用手中的湛金盘龙棍打了儿臣二十大棍。”
“打完儿臣军棍之后,太祖才告诉儿臣河东道经略使郭药师已经投降金人,我大宋前去支援的三万大军也将被金人所破。”
“如今只有凭借汴梁的城坚河阔才能拒金人以国都之外。”
“如果城中防卫空虚的话,我大宋根基定然会断于金人手中。”
“值此生死危难之际,儿臣不怕血战杀场,可我大宋几百年基业万万不能葬送于儿臣的手中。”
“这才想着将蔡、高两位老臣留在京中帮儿臣共守汴梁。”
赵桓这番话宛如千钧大锤一般轰在了赵佶的头上,他瞬间脸色惨白,若不是下面那个绣龙墩足够稳当,恐怕他会直接一屁股跌坐于地上。
如此反应一方面有赵佶胆小如鼠的原因在,另一方面就是赵桓这个说法于这个时代的威力实在太大,不容赵佶不胆战心惊。
而且赵桓说的内容实在太过恐怖,赵佶甚至怀疑这是祖宗找他这个不肖子孙算账来了。
毕竟自己将国家治理成了什么鬼样子他比谁都清楚,这次金人大军南下,他的心里就连一丝底气都没有。
东线八百里加急战报才送入皇宫,上面说郭药师已经率军投降金人。
正是接到这个消息之后,这才迫不及待的过来询问太子的病情以尽快完成禅让大典。
而且向北古口派出援军也是在军报中提及的方案,大军正是三万之数。
太祖居然说那三万大军也会大败亏输,如果那样的话,金兵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攻到汴梁城下。
凡此总总,都说明赵桓这番说辞绝非虚言,太祖高皇帝确实给赵桓托梦面授机宜,更是想要借自己这个好大儿之手保住大宋来之不易的百年基业。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