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章,恶官伏法,百姓欢呼 (1/2)

陈知府转身冷冷地看着瘫坐在椅子上的赵知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赵知县,你勾结李管家,贪赃枉法,诬陷良民,罪不可赦!”陈知府厉声喝道,声音如同雷霆般在厅堂中炸响。

赵知县脸色惨白,嘴唇颤抖着想要辩解,但陈知府根本不给他机会。

他挥了挥手,身后的衙役立刻上前,将赵知县按倒在地。

“来人,把他押去集市,砍了,以正典刑!”

“陈大人,你这是要做什么?我可是朝廷命官,你无权……”赵知县挣扎着喊道,声音中带着惊恐。

“无权?”陈知府冷笑一声,眼中寒光闪烁,“如今流民四起,朝廷已赋予我统领府军之权,以保地方安宁。你身为知县,不思为民,反而勾结奸佞,祸害百姓,今日我便为朝廷正法!”

陈知府一声令下,衙役们如狼似虎地将赵知县拖出府衙,直奔县城的集市而去。

赵知县被五花大绑,衣衫凌乱,脸色惨白如纸,口中不住地喊着:“冤枉!冤枉!陈大人,你这是滥用职权!我要上告朝廷!”

然而,他的喊声很快被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淹没。

百姓们见衙役押着赵知县走来,纷纷驻足围观,议论纷纷。

“这不是赵知县吗?怎么被绑起来了?”

“听说他勾结奸佞,贪赃枉法,还诬陷良民,今日要被正法了!”

“活该!这狗官平日里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早就该死了!”

百姓们的目光中充满了愤恨与快意,仿佛多年来积压的怨气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衙役将赵知县押到集市正中的高台上,陈知府紧随其后,目光冷峻地扫视了一圈围观的百姓,高声宣布:“赵知县身为朝廷命官,不思为民,反而勾结奸佞,贪赃枉法,诬陷良民,罪不可赦!今日,本官便替朝廷正法,以儆效尤!”

话音未落,刽子手已提着明晃晃的鬼头刀走上高台。

赵知县见状,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口中喃喃道:“饶命……饶命啊……”

然而,陈知府丝毫不为所动,冷冷地挥了挥手:“行刑!”

刽子手手起刀落,寒光一闪,赵知县的人头滚落在地,鲜血溅洒在高台上。百姓们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杀得好!这狗官终于伏法了!”

“知府大人英明!为民除害!”

“苍天有眼啊!”

欢呼声中,陈知府面色肃然,心中却隐隐有些沉重。

赵知县的死只是开始,官场上的污浊远未清除。他转身离开高台,带着衙役直奔宋家而去。

宋家大院内,大祭酒正与李景铎对坐品茶。

茶香袅袅,两人神色淡然,仿佛外界的喧嚣与他们无关。

陈知府匆匆走进院中,见到大祭酒和李景铎,连忙上前拱手行礼:“恩师,景铎先生,本官今日特来赔罪。”

大祭酒抬眼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子谦,你今日之举,虽是为民除害,但也需谨记,为官者当以民为本,切莫再被奸佞蒙蔽双眼。”

陈知府深深点头,郑重道:“恩师教诲,学生铭记于心。”

说罢,他又转向李景铎,深深鞠了一躬:“景铎先生,今日之事,本官实在惭愧。若非先生点醒,我险些铸成大错。还请先生大人不记小人过。”

李景铎放下茶杯,淡然一笑:“大人既然诚心悔过,草民也不再多言。只是不知大人此行,是否还有其他要事?”

陈知府闻言,神色一肃,沉声道:“实不相瞒,本官此行,除了为赵知县之事,还有一事相求。”

大祭酒捋了捋胡须,问道:“何事?”

陈知府叹了口气,语气沉重:“近日我管辖的山中猛虎成群,屡次伤人,百姓苦不堪言。这些猛虎不仅威胁过往行人,还断了山中的交通要道。如今灾祸频发,流民四起,粮道若被阻断,一州百姓的生计都将受到影响。我已多次派打猎队和官兵前去驱赶,却都无功而返,反而折损了不少人手。此事令我寝食难安,特来请教恩师,可有驱虎良策?”

大祭酒闻言,眉头微皱,沉吟片刻后,忽然看向李景铎,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子谦,此事你不该问我,该问景铎才是。”

陈知府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连忙转向李景铎,拱手道:“景铎先生,若能助我驱除猛虎,解百姓之苦,本官定当重谢!”

李景铎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大人不必客气。猛虎虽凶,却也并非无解。草民愿前往一试。”

陈知府大喜过望,连忙道:“先生大义!本官这就安排人手,随先生一同上山。”

李景铎摆了摆手,淡然道:“不必兴师动众。猛虎凶猛,人多反而惊扰。知府大人派一个向导给我即可,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六十六章,恶官伏法,百姓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