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南巡北游 (1/2)

(本文出现的一切鬼怪风俗皆是为演绎剧情服务,无有不良价值导向。请读者们理性看待,杜绝封建迷信,要相信科学!)

暮春沐阳,戈斧寒光,甲胄染金晖,殿内的姬云诩正伏案批阅奏折。

“陛下,镇国公世子师彧觐见。”老太监来到姬云诩案前轻声说道。

“宣见。”姬云诩头也不抬地说道。

师彧在老太监的引领下,来到姬云诩案前跪下。

姬云诩挥手屏退一众侍者,老太监扬手驱赶完,也走了出去。

姬云诩停下手中批阅奏章的动作:“聿直,起来坐着。”

“遵命,陛下。”师彧一看人全出去了,立马换上一副没正形的笑脸,“陛下,我可马上就要离京办大事了,您看……”说完还不忘将大拇指在食指上捻动。

姬云诩一看,故意拉了个脸:“你这没个正经的家伙,要不是看在师伯伯的份上,早把你赶得远远的了!”

“那可不行,把我赶走了,谁来给陛下找乐子呢?”师彧对于当今圣上的威严貌似并不感冒,还是没个正经地打趣。

“说吧,打算怎么做?”姬云诩亦是习惯了师彧的没正经一般,也是毫不计较地继续自己的话题。

“南边之乱,不在桑翕。”师彧终于正经起来,“而在于陛下。”

“朕倒要好好听听,是如何个乱于朕!”姬云诩几乎是一字一顿地低声喊道。

师彧倒是跪得干脆:“陛下息怒,昔者王朝初定时,我大兴与敌逐鹿在北,昔之楚王踞守江南作壁上观。其后,大兴得掌天下骊珠,吾父巧施离间,擎国公暗布棋子,终使楚王畏我大兴龙威,将整个江南拱手相让,自去巴蜀享安乐。故今王朝之北,元气大伤,百废待兴。而王朝之南,富庶流金。今,陛下封禅在即,所需钱银,体量之巨,犹甚鲸吞虎噬。”师彧抬眼看了看姬云诩,见其不语,也去愠色,语气便稍稍放松了些,“今老楚王在蜀,已变蜀王,倒是醉心释道,亦是归宿。可封禅所需,供给在南。南方之富,富在商贾,海路往来,输送桑翕。今王朝欲夺商贾之利,商贾异动,无心商路,桑翕各路大名,值此终局之势,岂可等待,故乱我海域,祸我东南,此所谓南方之乱,不在桑翕,在于陛下。但我已有对策,可解此乱。”

甚至南境商贾,为保自身,勾结桑翕也不是不可能。师彧不止一次在看着南边邸报时,心下如此怀疑。只是这些不宜此时开口。

姬云诩才终于开口:“聿直有何良策?”

“成立市舶司,重划集市,商贾辑册,专人管理,开放海市,收取关税。”

……

几日后,城头,执金吾申弋骞与小公爷师彧并排站在一起,看着师家管事们打理调教出巡队伍。

“子靖啊,让人艳羡呀。”师彧轻笑出声。

“小公爷出身尊崇,又被圣上新委重任,怕是把话说反了。”申弋骞忙躬身说道。

“子靖你可是当今国舅爷,你岂可轻贱自己。至于我,不过是个登徒浪子罢了。哈哈!”师彧拍着申弋骞大笑道。

“小公爷就不要在此嬉笑了!”申弋骞偷眼卡了看四周,低声说道,“倒是圣上所交代之事,可有十足把握?”

“欲擒凤于野,必先纵其落梧桐也。”师彧倒是大大咧咧摇头晃脑朗声答道。

“欲擒故纵,如是故纵而无力缚之,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申弋骞仍是低声说道。

“哈哈哈……”师彧伸手过头顶,大幅度滑稽地画了一个巨大的圆,目光灼灼盯着申弋骞的眼睛,“彼之天下,只可我笑他人,没有他人笑我的那一天。”

“小公爷说的是,期待小公爷的大手笔。”申弋骞躬身说道。

“最近‘横纵麒麟儿’在忙活些啥?”师彧岔开话题,拉着申弋骞得手腕说道。

“这你可得去问问他谭家人咯。”

“谭家满门,书生气太足,和我可聊不来!”师彧摆了摆手哂笑着说道。

“怎么会!您镇国公府和他擎国公府可是大兴开朝仅有的两国公,再说镇国公老人家和擎国公老人家可是先帝及陛下最为信任的两位老人呢!”

师彧闻言不答,只是看着城内沉默不语。

申弋骞眼看话头冷了,又赶忙扯了个话题:“都说这谭家横纵麒麟儿,餐风饮露,不进人间饮食,不知是否为真?”

“倒真不似作伪,迄今为止,除了看他抚琴读书外,还真没见他吃过啥。”师彧笑着说,“就是人间乐趣,没了烟火气,又谈何乐呢?”

“这人间还真是奇特,竟有此等人。不过,小公爷说的是,没了美酒佳肴,人生索然也。”

与此同时,谭池影背着绸布包裹着的筝琴,牵着坠着寥寥两三行囊的马儿,从另一边城门离开京都。同行者是一位鹤发盘髻,穿着氅衣,满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