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七章 割苇建房 (1/4)

银月将沙砾滩镀成流动的水银,张志成借解手的由头,从喧闹得几乎沸腾的食堂溜出来。朔风裹挟着砂砾,把百步外测量标杆上褪色的红布条抽打得噼啪作响。他摸出半截被汗渍浸透的铅笔,借着月光在值班日志皱缩如咸菜叶的背面勾画剖面图。笔尖刚触及纸面,忽然听见碎石滚落的簌簌声自暗处传来。

“张工躲这儿搞地下工作呢?“苏秀华的嗓音从月影里钻出来,惊得他指尖一颤,铅笔在图纸上犁出寸许长的豁口。文工团长两颊泛着穆塞莱斯染就的酡红,褪色军装口袋探出速记本泛黄的边角,像片倔强的新芽戳破冻土。“前面听林悦说,你连着烧了三遍代水泥那次,手掌皮都烫掉了?“

张志成赶忙把图纸往身后藏,脸上一阵不自在,“苏团长,您可别听林悦瞎咧咧,就一点小伤,提它干啥。咱干工程的,谁还没个磕磕碰碰的。“

苏秀华往前走了几步,月光落在她身上,把她的轮廓照得又坚毅又柔和。她盯着张志成的眼睛,认真地说:“张工,您可别小看这些事儿,这都是大伙拿命拼出来的,是最金贵的素材。我就想把这些真事儿写进节目里,让更多人知道咱建设边疆有多不容易。“

张志成无奈地笑了笑,又把图纸拿出来,对着月光,指着上面的线条说:“我琢磨着设计能不能再优化一下,风险再降降。”

苏秀华凑过去,眼睛里全是好奇和专注,那些复杂的线条和符号看得她晕头转向,可她还是使劲儿跟上张志成的思路。“张工,你这脑袋里全是工程啊。大伙为了这工程,付出了多少,背后的故事肯定感人得很。就说你搞的代水泥,能跟我讲讲,当时咋想到这个主意的吗?“

张志成眼睛一眯:“营地这边物资缺得厉害,水泥运不进来,工程眼瞅着就要停了。我就想,这戈壁滩这么大,肯定能找到替代的东西。然后王力对账,就和队员们把周边的戈壁翻了个底朝天,他们研究各种石头、泥土的特性,慢慢群策群力,就想出了这个法子!“

苏秀华不住地点头,赶紧掏出速记本,用铅笔在上面飞快地写着,嘴里念叨:“太不容易了,这过程太遭罪了。张工,你就是大伙的主心骨啊。“

张志成连忙摆手:“苏团长,您可别这么说,这都是大伙一起干的。就说上次堰塞湖抢险,要不是大伙齐心协力,我一个人啥也干不成。那时候没有大机器,全靠大伙一锹一镐地挖导流渠,我干活儿不行……还给大家拖后腿了。“

正说着,食堂里传来一阵哄笑,原来是拉歌比赛到了最热闹的时候。王力扯着嗓子喊:“文工团,来一个!来一个,文工团!”

苏秀华被这热闹劲儿感染了,笑着说:“张工,大伙都玩得这么开心,咱也别在这儿傻站着了,回去一起乐呵乐呵。“

张志成把图纸小心地折好,放进口袋,和苏秀华一起往食堂走。走着走着,苏秀华突然停下,看着张志成说:“张工,我总觉得您身上有股子特别的劲儿,为了工程,啥苦都能吃,啥困难都能扛。这种精神要是通过节目传出去,肯定能鼓舞更多人。“

张志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就是想着,既然接了这任务,就得把它干好,不能对不起组织的信任,也不能让大伙的努力白费。“

两人回到食堂,拉歌比赛刚结束,营地的同志们和文工团的团员们围坐在一起,讲着各自的故事。林悦看到张志成和苏秀华一起进来,眼神里闪过一丝说不出的东西,随后强笑着招呼他们:“张工,苏团长,快过来坐呀。“

张志成接过碗,和大伙碰杯,仰头一饮而尽,就在他放下碗的刹那,营地里那台老旧柴油发电机,本就因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发出“突突突“的声响,此刻突然剧烈抖动起来,紧接着伴随着一阵金属摩擦的尖锐噪音,灯光“滋滋“闪了几下,“哐当“一声彻底熄灭,整个食堂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

“咋回事?“不知是谁惊慌地大喊一嗓子,瞬间,食堂里乱成了一锅粥。椅子被碰倒的“噼里啪啦“声、人们的惊呼声、四处摸索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王力迅速喊道:“大伙都别动!别乱了阵脚!大刘,你赶紧去发电房看看,是不是柴油发电机出问题了!“

黑暗中,苏秀华摸索着靠近张志成,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张工,不会出啥大事儿吧?“张志成安慰道:“大概率是柴油发电机坏了,这老机子,三天两头闹毛病,不过别担心,肯定能修好。“这台柴油发电机是农一师专门给塔河营地调配来的,平时就靠它给营地提供电力,维持各项工作的运转。

不一会儿,大刘气喘吁吁地跑回来,“王队长,发电机的调速器坏了,这零件咱们营地可没有,一时半会儿修不好!“这话一出,人群里又泛起一阵骚动。调速器这种关键零件,想要立刻找到替代品谈何容易,从外地调配,路途遥远,时间根本来不及。

“王力!带人支帐篷!“林师长的声音在浓稠如墨的夜色中炸开,像一把淬火的钢刀劈开混沌。喉音裹着砂砾,在呼啸的北风里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