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险象环生 (1/4)

张志成无奈养伤,被迫承担起后勤工作。他心中的不甘如同烈火,在心底默默燃烧,却只能强忍不发。每天看着炊事班忙里忙外,他虽也搭把手,心思却早已飘到了一线的勘测现场。

"歇着吧,这里有我们。"炊事班长抹了把汗,看着年轻人僵硬的背影叹了口气。张志成扯出个笑,机械地往灶膛添着柴火,直到火星迸溅灼痛手背才惊觉。每次有队员从外面回来,他都迫不及待地迎上去:“兄弟,外面情况咋样了?”队员们有的只是疲惫地摇头,不愿多说。有的则简单敷衍几句,但这些话语怎能慰藉张志成内心的焦灼,反而让他更加心急如焚。

日头毒辣的正午,两个泥人踉跄着冲进营地。张志成手中的水瓢"当啷"坠地,浑浊的泥浆正顺着来人的裤管往下淌,在干燥的戈壁滩上洇出狰狞的爪痕。

张志成的心猛地一沉,赶忙快步迎上去,焦急地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全完了......"队员撑着膝盖剧烈喘息,喉结上下滚动着咽下沙尘,"山体整片塌下来,河道完全截断!"他颤抖的手指向西北方,"李工说要是处理不好,下游三个村子的老乡......"话尾被呼啸的风声吞没,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映着戈壁滩上蒸腾的热浪。

另一名队员匆匆擦去脸上的泥水,说道:“赵队长和李工正带着大家在现场查看,围着那堰塞湖转了好几圈了,都在想办法疏通……可是那堰塞湖的情况太复杂,李工让我们来叫你赶紧过去!”

张志成一听要他去现场,哪还顾得上肩膀的伤痛,二话不说,扭头就走。抵达现场后,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只见河道一侧的山体大面积滑坡,土石倾泻而下,将河道截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湖水不断上涨,水位已经逼近堰塞体顶部,此刻距离顶部仅有不足 3米,且水位还在以每小时 0.4米的速度上升。

张志成看着这危急的情况,心急如焚,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水利知识。他知道,堰塞湖一旦决堤,下游的村庄和农田将遭受灭顶之灾。他和李工迅速组织队员们开始测量堰塞体的各项数据,计算蓄水量和泄洪的可能性。

“这堰塞体的长度约有 100米,宽度约 40米,平均高度差不多有 30米。”张志成一边测量,一边对李工说道,“按照目前的水位上升速度,最多再过 7个多小时,湖水就会漫过堰塞体顶部。”

李工皱着眉头,神色凝重:“一旦湖水漫过顶部,就会形成巨大的压力,可能导致堰塞体瞬间坍塌,引发洪水。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经过一番紧张的测量和计算,他们估算出堰塞湖的蓄水量已接近 120000立方米。堰塞体靠近山体的一侧,土石极为坚硬,主要是花岗岩和片麻岩混合而成,而靠近河道中心的部分则相对松散,多是砂质土沙质土和小石块。另外堰塞体靠近山体处的坡度约为 50度,向河道中心逐渐变缓,到了 35度左右。距离堰塞体 60米以内的区域地势平坦,便于爆破后土石的疏散与流动。但再往远处就是零散的牧民定居点了,这就必须保证爆破方向和力度不会对这些区域造成影响。

根据这些测量数据,他们在堰塞体上初步选定了三个爆破点。第一个爆破点位于堰塞体顶部靠近河道中心的位置,这里土石最松散,预计炸药用量为 8千克。为了让炸药充分发挥作用,在炸药周围还填充了一层缓冲材料。一切准备就绪后,连接好雷管和导火索。

“大家都往后撤,注意安全!”老沈大手一挥,爆破组的成员们迅速各就各位,他洪亮的声音划破紧张的空气。随着命令的下达,队员们迅速而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区域。张志成和李工站在不远处,眼睛紧紧地盯着堰塞体,心脏怦怦直跳,仿佛要蹦出嗓子眼。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炸药瞬间爆炸,第一个爆破点释放出惊人能量。土石松散的区域瞬间被炸开,一个宽约 4米的口子豁然出现,尘土飞扬,伴随着石块飞溅。但堰塞体内部结构复杂得超乎想象,部分土石对爆炸能量进行了吸收和阻碍,爆破效果远未达到预期。紧接着,第二个爆破点又“轰”的一声爆炸,在第一个爆破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泄流口的宽度和深度。

可即便如此,依旧没能有效突破堰塞体的阻挡。此时,第三个爆破点也准时起爆!巨大的冲击力让地面都为之震颤。但仅仅在堰塞体底部形成了一些局部的裂痕……这个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爆破点,几乎毫无建树,湖水依然被紧紧地禁锢在堰塞湖内,水位还在不断上升!

现场瞬间被死寂笼罩,一阵惊惶的低语声如涟漪般在人群中扩散开来。“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张志成感到喉咙像被无形的巨手紧紧掐住,连呼吸都变得异常艰难。脑海中仿佛被无数纷乱的思绪填满,交织成一张难以理清的网。

赵队长用尽全力喊道:“大家保持冷静,不要慌乱!老李,迅速报告一下目前的具体情况!”

“我们之前的测量和计算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