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 “等我回来,想你” (1/2)

一如既往的早自习,跟旭一起吃了早饭,开始上第一节课,老俞的座位一直空落落的。“是训练太晚,还没结束吗?”我心里打起了问号,但我不敢问,怕被人看出我的关心和心虚。

在等待和疑惑中逐渐衍生出担心,从担心里演化成了奇怪的肢体语言。我在想:我要怎么问六人团,才能既知道老俞的下落,又不被人怀疑。

拧巴,真拧巴。我也搞不清自己是关心还是好奇。

大家都好像知道,就我有“常识性信息空白”;大家都好像忍着不说,等我开这个口。还是说老俞特意交代了,就不告诉我?在一天脑子冒泡中,终于听到同学说了一句:“老俞搞集训,小考还回不回来?”原来,他去市里集训去了,可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终于得了个清净,可以安心当读书的白痴。

晚自习,杨总把我喊出教室到走廊上:“老俞说,如果你今天一天都没问起他,就看下这封信。”伸手递给我一份手写折好的信,转背过去。我一脸唐突地慌乱地打开这份书信,才知道原来在朋友们的眼里,我和老俞的关系昭然若揭。或许,没有人愿意相信,会有我这么简单又愚笨的想法。

书信里,老俞非常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愿意接受当下只做朋友的设定,但希望我不要过分地忽视、推开他,至少他会是一种选择。

我转身问杨总:“杨总,我想知道你的想法。”

“有人喜欢你,你还不开心吗?你这么笨,还有人喜欢,老俞超帅的,这么多女生喜欢他。”杨总一脸戏谑,似乎是看戏的表情,但又似乎在掩饰着什么,他真正想说的,是什么呢。

“哦,这样啊,老俞这么优秀,所以代表我一定要接受吗?”

“看你自己吧。”杨总冷冷地回答。

我陷入了沉思:“大家喜欢的,我也要喜欢吗?现在可以喜欢吗?我是真的喜欢他吗?”

青春里的问题,又有多少正确答案。

————————————————

过了一天,又过了一天。过了一星期,又过了一个星期。生活如平静湖水,每天是八节课加早中晚自习,不同的是,高考的时间在临近,每天的晚自习里加了小考,晚上十点半才能下晚自习了。

“滴滴”杨总的手机在晚自习的时候,清澈地响了起来。吓得杨总用校服裹住了手机,连忙按掉提醒,晚自习老师在讲台上专心地修改着作业,偶尔抬头从镜框外盯一下人群,并不作何表情和示意。杨总怯怯地往窗外张望了下,在校服掩护中低头玩起了手机。不一会儿,把校服连同包裹中的手机从课桌下递给了我,眼神示意我接收。我抱起校服,翻开手机短信,看到;“把手机给陆清清,我给她发条信息。”

我按住回复文字:“是我,干嘛?”

手机屏幕闪烁了一下,新短信提醒:“清清,我还有一个多星期就回来了。等我回来,想你。”

禁忌的字眼映入眼帘,我的脸就像火山爆发般涌动通红,我吓得把短信赶紧删除,但在通信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认真回了一句:“嗯。”以示我已收到并终结了这次“线上沟通”。我踢了踢杨总的凳子,把这烫手的山芋还给他,他回头一脸贼笑。

我沉默地低下头,旭马上凑过来到我耳边说:“清清,他说什么了?”我一脸惊愕地转头,旭在我脸上找到了答案,我支支吾吾:“额,说他要回来了。”旭捂着嘴在一旁憨笑,我仿佛一个充了气的气球。

“想你”两个字,确实是有魔力的,它仿佛变成了我每天上学的动力,也变成了我开心的源泉。跟朋友走在操场上,我都感觉阳光明媚,温柔似水,仿佛自己也变得美好了起来。我心里盘算着回来相遇的情形,想着该高兴还是该抑制住喜悦。

我是怎么了,我是喜欢上他了吗?还是只是喜欢这种感觉呢。

在青春的色调盘里,是分不清什么是什么的,好像只要混合在一起赏心悦目就可以了。

————————————————

天朗气清的一天,陪旭从寝室拿完衣服回教室开始晚自习,当我一打开书桌,就发现满桌子的零食,我飞快地盖上书桌板,环视了一圈,幸好,旭去倒水去了。我飞快地用手捣鼓了下零食,没有发现其他更令我肾上腺素激增的东西了。我盖上书桌板,镇定自若地开始做题,所有的题目都仿佛只有一个答案:“他回来了!他回来了!他回来了!”

刚安抚好激动的内心,老俞在晚自习铃响后从我身后走过,走进了他的座位,没有回头,低头学习。我心跳太快,仿佛都漏了一拍,但马上就开始平稳呼吸;“你看你激动个啥,不都还是该干嘛干嘛,估计训练这么久,落下太多功课,老俞要恶补了。学习,学习。”课间休息,我是害怕尴尬的,马上拉着旭走出教室,去走廊上发发呆。

看着漆黑一片的室外,我的心也沉静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