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午饭 (2/2)

穿堂风掠过竹丝帘幕,掀起灶间半掩的破苇席——露出墙角堆着绣品换来的黍米袋。

“赵大人莫嫌弃。“齐母掀开豁口的陶甑,蒸腾的热气里浮着野菜团团,“后山新采的蕨菜,拌了些杂粮面。“

赵广哲执竹箸的手顿了顿。青黄相间的菜团子裹着薄粟米衣,正是汴京贫户常吃的“翡翠裹金“。他瞥见灶台边泡发的干榆钱,忽然想起三日前暗卫禀报——齐家连吃了半月榆钱饭。

“伯母这蕨菜腌得入味。“他咬开菜团,山野清气混着淡淡苦味在舌尖漫开,“倒让我想起儿时在终南山吃的斋食。“

齐父捧出竹筒制的茶壶,筒身还带着新削的毛刺:“这是...是去岁剩下的茶末。“他佝偻着背斟茶,深褐茶汤里浮着零星碎叶。

齐常盯着面前豁口的粗陶碗,腌萝卜条在稀薄的杂粮粥里载沉载浮。他记得这只碗是上月小妹用破瓦罐改的,此刻盛着的粥水清得照见屋梁蛛网。

“大人尝尝这笋鲊。“齐柚递来的竹碟里码着细如小指的笋条,“后山毛笋焯过三遍水,用粗盐腌的。“

赵广哲忽然夹了片笋鲊:“可是用武夷岩茶渣祛的涩?“他望向齐柚的眼神带着笑意,“这手法倒像《茶经》里提过的古法。“

西窗忽灌进阵冷风,齐榕怀中的竹筒“咣当“滚落。半筒糙米混着沙粒洒在青砖上——那是他在码头扛包换的工钱。

“二公子这米筛得仔细。“赵广哲俯身拾起滚落的竹筒,指尖捻去筒沿沾着的岩茶碎末:“刑部粮仓正缺...“话音未落,齐常已重重跪地,膝下两粒糙米在青砖上迸出裂痕。

“大人明鉴!“少年脖颈青筋暴起,“小的白日扛包夜里守铺,连西市瓦舍都不曾...“

这一跪,齐父的竹筒茶壶砸在榆木桌上,泼出的茶汤在粗麻布洇出褐斑。老人枯枝般的手背青筋突跳,浑浊的眼却死死盯着赵广哲腰间的鎏金算盘——那串传闻中缀着人牙的凶器,斟酌半天道:“大人,逆子不是那个意思,我们平日很难与您这样的高官相处,这逆子胡乱嚷嚷,大人莫见怪……”

灶间苇帘忽被热气掀开。齐母捧着芭蕉叶的手背烫得发红,嫩绿的榆钱串叠成翡翠塔:“尝尝野蜂蜜!“她将最饱满的几串推向客位,开裂的陶碟沿还粘着去岁的茶渍,“后山老槐洞掏的,不费银钱。“

日头漫过漏风的窗纸时,赵广哲解下玉佩的手顿了顿,终究收回袖中。齐母独坐灶台,就着残烛将那双竹筷收进藤匣。筷尖凝着琥珀色的崖蜜珠,混着顾渚茶种的陈年霉味,在初冬的夜风里酿出清苦的甜——像极了那人欲言又止的叹息。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