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纤纤(二十一) (6/11)

的力量,能冲破黑暗的笼罩,让正义的阳光重新洒遍每一个角落。这首诗歌所诞生的那一年的种种经历,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常说‘人人心中有杆秤’,那杆秤就是道德之秤。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用它衡量自己和他人的人生。即便是当道的恶人,也通常不敢如赵高般公然指鹿为马,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隐藏罪恶行径,表面上还要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姿态。这是因为他们不敢公然挑战人性中对真善美的天然追求,不敢挑战社会基本的道德准则和公序良俗。你以为卑鄙之人真能如那位男同学说的那样,酣畅淋漓地过完这一生吗?其实他们下场往往都很惨。他们在活着的时候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内心惶恐不安,时刻担心自己的恶行被揭露,害怕被正义的洪流所冲垮。大多数如赵高和珅之流的人一生不得善终,极少数如秦桧之流的人即便生前显赫一时,死后也会遭万世唾骂,永远跪在高尚之人的面前,连后人都跟着蒙羞。他们妄图用卑鄙抬高自己的人生,可最终他们的人生无一例外跌落到地狱的深渊。而那些高尚之人,不管人生以何种方式落幕,起码他们活得坦荡无愧、光明磊落。他们甚至无需那个‘高尚’的墓志铭,因为即便无人知晓,他们的人生也如璀璨群星中一颗不知名的星子,在高空中永远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同学们静静地听着。章老师的这番话,仿佛拨开了一层层的迷雾,让他们看到了黑暗的真相和人性的光辉。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思考又深入了一个层次。就在这时,一个女孩子声音从教室后面传来:“章老师,如果我们在未来的某一天,也陷入那样的环境或者身处那样的时代,又该如何呢?”

“是啊!”章老师微微轻叹,“社会、人生乃至人性,都是复杂的。尤其你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没有人能够保证你们日后不会遭遇那样的环境与时代。倘若真如刚才那位同学所言,我首先期望大家至少做到不助纣为虐,这是我们在任何情形下都必须坚守的底线。再进一步,如果不想被环境影响与沾染,那就跳出污浊吧,像鲁迅那样‘躲进小楼成一统’。很多时候,跳出污浊亦需要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坚守。”

“如果跳不出来呢?”一个男生紧接着发问,“就如同屈原那般已然无路可走,我们又当如何?

“那就以良知和行动去对抗邪恶。”章老师缓慢、沉重而坚定地说,“要么抗争,要么死亡。有时候,死亡也是一种抗争!”

教室里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章老师的最后一句话,带给大家前所未有的极大震撼。纤纤清楚地记得,连身旁的陆鲲老师都抬起头来呆呆地看着章老师,脸上满是震惊与动容。过了好一会儿,那个最先发问的男同学,抛出了本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章老师,那么,您是完全赞同这首诗歌的每一句话吗?

章老师缓缓地摇了摇头:“我们分析文学作品,不能脱离时代背景。我说过,这首诗歌创作于那个特殊的时期,其中有些话并不适用于当今社会。如果那一声声‘我不相信’是对那个时代的质疑与否定,那么我想用几个‘我相信’来表达我的想法,也算是我对大家的一个‘回答’吧。”随后,他沉吟片刻,终于倒背着手,微昂着头,平静、沉稳而清晰地吐出了这样几句话:

“我相信头顶的天空终是蓝的,

我相信正义的雷霆必有回声。

我相信被点亮的梦不是假的,

我相信每一个行动终有报应。

如果注定无法逃脱命运,

我宁愿所有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哪怕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我亦无悔向着光明!”

教室里静极了,每个人都愣愣地看着章老师苍白的面孔上那个黑糊糊的镜片,被一个盲人那句“哪怕看不到明天的太阳,我亦无悔向着光明”震撼得不能说话,不能思想。沉寂了片刻后,教室里突然响起了几声清脆的掌声。大家顺着声音望去,惊讶地发现鼓掌的居然是那个最先发问的男同学。他脸上的质疑已经被心悦诚服的微笑所代替,掌声缓慢而坚定,却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自发地、热烈地鼓起掌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彻悟后的敬佩与思索,目光中闪烁着清亮的光彩。连陆鲲老师都不由自主地站起来,朝着章老师微微地,不被察觉地弯了弯腰。后来,纤纤听文俊讲,他去语文组取试卷时,在门外曾亲耳听到陆鲲老师对李文琛老师说:“放心吧,我不会再说任何一句关于章玉的闲言碎语了,他,绝对不会像别人说得那般不堪!”

纤纤缓缓地按下了停止键。她摘下耳机,摸摸脸颊,才发现自己又流了满脸的泪。她慢慢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凝望着窗外黑沉沉的夜空。那弯眉月已经升到了上空,星子则比暮色初降时多了许多。它们如同一盏盏微亮的小灯,错落有致地悬挂在天幕之中。有的星子明亮得如同钻石般闪耀,有的则略显黯淡,却依然努力散发着微弱的光。然而,他们却都是无畏的勇士,以自己微弱却顽强的光芒,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