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1/2)

春天宛如一位神奇的画师,手持彩笔,轻点人间,大地便在这温柔笔触下,从沉睡中苏醒。

最先感知春讯的,是那些不起眼的小草。它们从土里探出嫩绿的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崭新的世界。起初,只是稀稀疏疏的几簇,没过多久,便如绿色的浪潮,迅速蔓延至整个田野、山岗。

溪边的垂柳也抽出了新芽,细长的柳枝随风轻舞,似是在与春风嬉戏。嫩绿的柳叶,宛如精致的碧玉雕琢而成,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各种花儿也不甘示弱,纷纷绽放。桃花粉若云霞,一朵挨着一朵,挤满了枝头,远远望去,仿佛一片粉色的花海;杏花白似瑞雪,纯洁无瑕,微风拂过,花瓣如雪片般飘落,美得如梦如幻;金黄的油菜花,开得热烈奔放,它们肆意舒展身姿,汇聚成一片金色的海洋,浓郁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引得蜜蜂、蝴蝶在花丛间忙碌穿梭。

鸟儿们也按捺不住喜悦,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用清脆婉转的歌声,为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增添了灵动的音符。河水解冻,潺潺流淌,一路欢歌笑语,奔向远方。

春天,以它独有的方式,让世间万物焕发出无限生机,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蓬勃向上的氛围之中。

公元184年2月,风云突变。张角等太平道首领原本精心筹备,打算在预定日期举事,以推翻腐朽汉室,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可谁能料到,内部竟出了叛徒,向官府告密,起义计划瞬间暴露。

得知消息的张角,浓眉紧蹙,深知局势危急,已无退路。若不立刻行动,所有人都将面临灭顶之灾。他果断下令,提前起义!一时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如惊雷般在九州大地炸响。

头戴黄巾的起义军,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出。他们大多是饱受压迫的穷苦百姓,平日里受尽欺凌,此刻却怀揣着对新生活的向往,眼中燃烧着炽热的斗志。手持简陋武器,却毫无惧色,向着腐朽的东汉王朝发起了猛烈冲击。

在冀州,张角亲自率领大军,所到之处,官兵望风披靡。百姓们纷纷响应,踊跃加入起义队伍,起义军的规模迅速壮大。而在颍川、南阳等地,波才、张曼成等将领也各自率军,与朝廷军队展开激烈厮杀。战场上,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战火迅速蔓延至全国多个郡县。东汉王朝的统治根基,在黄巾军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在这个宁静的东汉小村里,有个名叫张鹏的小伙,与陈睿年纪相仿。他正是陈睿初来乍到那日,在村口遇到的那位老者的孙子。自陈睿在村里安顿下来,张鹏便与他十分投缘,二人常常一同劳作、打猎,闲暇时还会坐在村头,分享彼此的心事,关系好得如同亲兄弟一般。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平道的教义如春风野火般在村子里蔓延开来。张鹏也深受影响,毅然投身其中,凭借着自身的果敢和勇猛,很快就在太平道组织的黄巾军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一名队长。

一日,张鹏满怀兴奋与期待,匆匆来到陈睿家中。此时陈睿正在院子里摆弄着他从山上新猎回的猎物,看到张鹏风风火火地闯进来,脸上带着藏不住的喜悦,不禁有些好奇。

“陈兄,我今日来,可是有一件大好事要与你分享!”张鹏一边说着,一边拉着陈睿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陈睿笑着递给他一碗水,问道:“什么好事,瞧把你乐成这样?”

张鹏接过水一饮而尽,抹了抹嘴,激动地说:“陈兄,如今太平道顺应民心,广纳义士,旨在推翻这腐朽的朝廷,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我现在已经是黄巾军的队长了,陈兄你这般有本事,若能加入我们,必定能大展宏图,为百姓谋福祉!”

陈睿听后,微微皱起眉头,他对这乱世的纷争早有自己的考量。他深知历史的走向虽不可避免,但贸然卷入其中,风险极大。

于是,他拍了拍张鹏的肩膀,耐心地说道:“张鹏兄弟,我明白你的志向,也理解太平道的宗旨。但我觉得现在时机还不成熟,我想再观望一段时间。”

张鹏见陈睿推辞,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几分,但他并未放弃,急切地说:“陈兄,你还在犹豫什么?如今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我们挺身而出的时候。太平道的力量日益壮大,各地纷纷响应,这是大势所趋啊!你有一身的本领,不应被埋没在这小小的村子里,应该和我一起,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而奋斗!”

陈睿看着张鹏坚定的眼神,心中有些动容,但他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兄弟,我知道你一腔热血,可这世道复杂,并非想象中那般简单。加入黄巾军,意味着要面临无数的危险和挑战,我不能就这样轻易做决定。”

张鹏见陈睿依旧不为所动,站起身来,在院子里来回踱步,试图寻找更有说服力的话语。片刻后,他停下脚步,再次走到陈睿面前,诚恳地说:“陈兄,我知道你担心的事情很多。但你想想,我们从小生活在这村子里,亲眼目睹了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