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黄巾军内乱,分崩离析 (1/2)

回到营帐,张鹏一脸忧虑地对陈睿说道:“兄弟呀,如今大帅骤然离世,这军中一下子就乱了套。各方势力都在忙着拉拢人手,你我兄弟可得小心谨慎,千万不能站错了队啊。你看这新大帅的人选,你觉得谁比较合适呢?”

陈睿看着张鹏,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张大哥,我自然明白当下局势的严峻程度。只是如今这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犹如一团乱麻,咱们若是贸然站队,只怕会给自己招来无穷的后患呀。”

张鹏不禁皱起了眉头,急切地问道:“那依你之见,咱们该如何是好呢?现在这形势紧迫,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迟疑啊。”

陈睿眼神坚定地望着张鹏,语气沉稳地说:“张大哥,我认为咱们此刻应当保持中立。先静下心来观察各方的动向,看看究竟谁有能力真正扛起黄巾军的大旗,带领大家继续前行。在此期间,咱们还要紧密团结身边的弟兄们,保存好自身的实力,以防万一。”

张角骤然离世,黄巾军顿失主心骨,内部局势旋即陷入风雨飘摇。其弟张宝与张梁,皆觉自身有能力继承兄长衣钵,引领黄巾军前行,为此,两人对统领之位展开激烈争夺。

张宝帐中,谋臣们纷纷进言,强调张宝在过往战事中的果敢决断,以及在部分将士心中的威望。“张宝将军向来身先士卒,作战勇猛,我等愿誓死追随,共扶将军登上统领之位,带领我黄巾军再创辉煌!”一位谋士激昂陈词。

而张梁那边,同样不甘示弱。他的营帐内,诸将也在为其出谋划策:“张梁将军心思缜密,擅长排兵布阵,且在筹备粮草、稳定后方等事务上功绩卓著,唯有将军能担此大任,带领我军对抗官军。”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矛盾愈发尖锐。原本团结一心的黄巾军,因这场权力纷争,逐渐分裂成两派,将士们人心惶惶,军心大乱。

就在此时,皇甫嵩敏锐捕捉到了黄巾军内乱这一绝佳战机。他果断下令,率领官军趁虚而入。一时间,战鼓雷鸣,喊杀声震天,官军如潮水般向黄巾军阵地涌来。

黄巾军这边,由于内部争斗消耗了大量精力,面对官军的突然进攻,毫无防备,阵脚大乱。战场上,士兵们茫然失措,不知该听从谁的指挥。有的试图抵抗,却因缺乏统一调度,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有效防御;有的甚至在混乱中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张宝与张梁这才意识到,这场内部纷争已让他们陷入绝境。他们匆忙放下争执,试图联合起来抵御官军,然而,为时已晚。

在皇甫嵩的指挥下,官军攻势凌厉,锐不可当。黄巾军节节败退,防线被逐一突破。巨鹿城外,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曾经威风凛凛的黄巾军,在这场内乱与外敌的双重打击下,遭受重创,元气大伤。

张梁在广宗被杀,张宝退守下曲阳,之后被皇甫嵩和郭典围剿,兵败被杀。

在张末于冀州中山郡的驻地,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营帐内,烛火摇曳,影影绰绰映照着众人满是愁容与疲惫的面庞。

张末端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打破了帐内压抑的沉默:“诸位,想必大家都已知晓,我方新败,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相继被杀。如今这局势,实在是万分危急,咱们究竟该何去何从,大家都说说吧。”

话音刚落,营帐内顿时议论纷纷,众人脸上皆满是忧虑与彷徨。

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率先站起身,他双手抱拳,大声说道:“渠帅,咱们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我愿带领兄弟们冲锋陷阵,跟朝廷军队拼个鱼死网破,为两位将军报仇雪恨!”

张末听后,微微摇头,神色凝重地说:“不可冲动,如今咱们元气大伤,若贸然进攻,无疑是以卵击石。”

这时,另一位将领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渠帅,依我之见,咱们可以先撤往山区,利用地形优势,暂避朝廷军队的锋芒。待咱们养精蓄锐,再寻找机会反击。”

张末还未说话,一名年轻的士兵突然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他涨红了脸,急切地说道:“咱们怎么能撤退呢?这不是临阵脱逃吗?咱们黄巾军的弟兄们可都是不怕死的!”

一时间,营帐内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就在这时,陈睿站了出来,他环顾四周,沉稳地说道:“诸位,先冷静一下。我认为,一味地进攻或是撤退,都并非良策。咱们现在首要的是稳定军心,同时派人去联络其他幸存的黄巾军部队,看看能否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朝廷军队。”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陈睿接着说:“此外,咱们可以利用这一带百姓对咱们的支持,发动群众,扩充兵力,加强训练。同时,安排人手在周边地区进行游击作战,骚扰朝廷军队,打乱他们的部署。”

张末听着陈睿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陈睿所言极是,咱们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长计议。就按陈睿说的办,大家立刻去准备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