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中,灯火通明,嬴政与陈轩正对着一幅巨大的六国地图谋划着下一步行动。嬴政手持朱笔,在地图上缓缓勾勒,目光坚定:“贤弟,依你之见,这齐国使者,我们该如何应对?”陈轩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齐国如今摇摆不定,我们需让使者看到与秦交好的巨大利益。”两人低声商议许久,制定出一套详尽的接待方案。
几日后,齐国使者抵达咸阳。嬴政亲自出城迎接,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在盛大的宴会上,秦国献上了精美的丝绸、珍贵的珠宝和先进的兵器模型,展示着秦国的强盛与诚意。使者被这阵势所震撼,对齐秦交好的可能性有了新的考量。宴会后,陈轩私下与使者密谈,言辞恳切地分析了天下局势,指出齐国与秦国联手,不仅能保境安民,还能在未来的天下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使者频频点头,心中已倾向于与秦国达成合作。
与此同时,在赵国边境,秦国军队开始了一系列小规模军事行动。秦军故意在赵国边境的关隘附近集结,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制造紧张氛围。赵国守将李牧察觉到秦军的意图,立即加强了边境防御,同时向赵王紧急奏报。赵王得知后,大为震怒,召集众臣商议对策。平原君赵胜主张主动出击,给秦军一个下马威;而另一部分大臣则担心贸然行动会引发全面战争,主张先观察秦军动向。赵王一时难以抉择,只能下令李牧密切关注秦军动态,做好战斗准备。
秦国这边,嬴政收到边境战报后,与陈轩商议下一步动作。陈轩建议:“兄长,我们可以再派使者前往赵国,表面上是求和,实则探清赵国的底线和内部情况。”嬴政采纳了这一建议,迅速派遣使者前往赵国。使者到达赵国后,向赵王表达了秦国的“求和”之意,同时在赵国朝堂上仔细观察着各位大臣的态度和反应。回到秦国后,使者向嬴政详细汇报了赵国的情况,陈轩根据这些信息,进一步分析出赵国朝堂上的分歧和矛盾,为秦国制定下一步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楚国,屈原为了促成六国合纵,四处奔走游说。他深知楚国在合纵联盟中的关键作用,于是向楚王进谏,力陈合纵抗秦的重要性。楚王虽被屈原的言辞所打动,但靳尚等亲秦派却在一旁不断进谗言,干扰楚王的决策。陈轩得知这一情况后,建议嬴政派人暗中支持靳尚,为楚国的合纵之路制造更多阻碍。秦国的密使带着大量财宝来到楚国,与靳尚秘密会面。靳尚在财宝的诱惑下,更加卖力地在楚王面前诋毁屈原,破坏合纵联盟的形成。
在魏国和韩国,秦国也没闲着。秦国通过外交手段,对两国进行威逼利诱。一方面,秦国向两国展示强大的军事力量,让他们感受到秦国的威胁;另一方面,又承诺如果两国保持中立,秦国在统一六国后,会给予他们一定的好处。魏国和韩国在秦国的压力下,摇摆不定,不敢轻易加入合纵联盟。
在这场纵横捭阖的外交与军事博弈中,秦国逐渐占据了主动地位,六国之间的联盟开始出现裂痕,而这一切,都在嬴政和陈轩的计划之中,为秦国统一六国的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