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修炼 (1/2)

因此,周晓宇只用了短短四天的时间就基本学会了这套八卦掌。剩下的更多是需要他自己去坚持锻炼。修行就是这样,记住并学会了知识,并不等于就拥有了相对应的力量。还需要一步步去实践其中的内容,才能真正将力量转化为自己的。

今天中午,九叔给了周晓宇一本册子,让他拿回房间自己研究。晚上的时候,九叔会给他详细讲解。接过册子后,周晓宇的双眼瞬间瞪大。他看到册子的封面上赫然写着:《茅山引气诀》。

周晓宇拿到那本名为《茅山引气诀》的册子时,仅凭标题,他便意识到这是关于修炼的秘籍。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对超凡力量的渴望如同烈火般在他胸中燃烧。这份他梦寐以求的力量,此刻就近在咫尺,令他几乎难以自持。

在一片恍惚中,他与九叔告别,回到房间,迫不及待地翻开这本秘籍。他全神贯注地阅读,生怕遗漏任何一个字,然而,当他翻完整本书后,心中却充满了失落与焦虑。那些关于修炼的内容,充满了道家术语和复杂的经脉穴位知识,对他来说如同天书。

尽管如此,他并非一无所获。引气诀的前半部分介绍了修炼的常识,包括六个修炼境界:道童、道士、道长、人师、地师、天师。前三境每层又分为九层,后三境则每层分为三层,总共有36个小境界。这些知识的了解,让他对修炼的渴望愈发强烈,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心态过于急躁,这不利于修炼。

周晓宇明白,修炼需要心性平和,急躁只会增加修炼的难度,甚至可能导致走火入魔。因此,他强迫自己将秘籍放在桌上,不去触碰,以此来磨炼自己的心性。他深知自己作为一个现代人,心性浮躁,思想复杂,这在修炼上是一大障碍。于是,他开始利用各种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心性,使其更加坚定和纯净。

直到晚餐过后,他才鼓起勇气,再次拿起《茅山引气诀》去找九叔。九叔那欣慰的眼神让他明白,中午给秘籍,晚上才来询问,其实是对他的一种考验。九叔开始详细讲解秘籍的内容,周晓宇的国学基础之差让九叔感到惊讶,甚至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他都不清楚。周晓宇只能以在国外待久了为借口,九叔听后也点头表示理解,并分享了自己对洋人文化的看法。

为了完全理解《茅山引气诀》,周晓宇花了整整两天时间。这期间,他不仅要理解道家术语和经脉穴位,还要了解这个时代的生活常识。他要求自己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让九叔也感到有些为难,有些常识他能解释清楚,但有些则需要翻书查找,甚至还有一些连九叔也不知道答案。两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这次教导让九叔对《茅山引气诀》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他甚至感慨地说:“你我二人,与其说是师徒,反而更像道友。”

当周晓宇终于完全理解了《茅山引气诀》的内容后,他开始准备正式修炼。在两天的学习研究后,他的心态已经变得稳重而平静。夜晚,他来到供奉堂,先向祖师敬香,然后在九叔的注视下,以五心向天的姿势盘坐在蒲团上,闭目静心,开始默念引气诀的内容。

时间仿佛静止了,他不知念了多少遍引气诀,只感觉自己的意识在不断下沉、消散。就在即将入睡之际,一缕光芒突然在他眼前绽放,并迅速扩大,将整个识海染成乳白色。他感觉自己从头到脚都被柔和的白光所包围。

他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因为他知道这种状态在引气诀中已有描述,这是人类自身的灵性之光。正当他沉浸在这份光芒中时,一股清新透彻的感觉从丹田传来。他意识到,那是灵气的存在。一个云雾状的东西在他的感应中出现,他知道,这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灵气。

在昏暗的供奉堂内,九叔目光炯炯地注视着盘腿而坐的周晓宇。当周晓宇体内涌现出灵气雾团时,九叔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了满意的笑容。

感受到这股灵气的存在,周晓宇顺着这股力量追溯其源,很快,一幅生动的画面在他脑海中浮现:细微的灵气粒子从外界渗透进他的身体,汇聚于丹田气海,融入那片原始的灵气雾团,使其逐渐壮大。

正当他沉浸在这份喜悦中时,却突然察觉到与外界灵气的联系开始减弱,那些不断涌入身体的灵气仿佛失去了指引。

这是怎么回事?

念头刚起,周晓宇心中便已有了答案。修炼的时间即将结束,确切地说,子时将尽。

据《引气诀》所述,修炼需择时而行,子午时分,天地灵气最为充沛。子时,为一日阳气初生之时;午时,则阴气渐起。这两个时段,天地阴阳交替,灵气滋生。

感受到体内灵气趋于平稳,增长近乎停滞,周晓宇决定结束此次修炼。他缓缓睁开眼,眼前依旧是供奉堂那昏黄的景象。

九叔见周晓宇醒来,尽管已知结果,仍忍不住紧张地问道:“修炼如何?”

“一切顺利。”周晓宇连忙起身,拱手向九叔表达感激,“多谢师父护法。”

九叔闻言,嘴角微扬,却故作不满地转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