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拿下昌平县和大河县后,两县的伪军部队以及夹杂其中的小鬼子部队,如丧家之犬般匆忙撤离战场,一路逃窜,最终汇聚到了正定县。
正定县,这座位于晋西北交通要道的关键城池,犹如一颗战略要冲的明珠,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正因如此,这里原本就聚集了大量的伪军和小鬼子部队,如今又添了从昌平县和大河县败退而来的兵力,总人数已然突破了五千之数,而小鬼子少佐青木一郎更是亲自坐镇于此,妄图凭借着这里的险要地势和雄厚兵力,阻挡抗日力量的进一步推进。
苏晨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迅速率领五营、侦察营、骑兵营、炮兵营以及团部直属部队,共计5000多名英勇无畏的战士,马不停蹄地抵达了正定县,将这座县城团团包围起来。
一时间,正定县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所笼罩,陷入了紧张的战争氛围之中。
正定县的汉奸头子刘世贵,平日里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如今得知红军部队兵临城下,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
他深知昌平县和大河县已经失守的消息,更清楚351团对待汉奸的态度是只杀不俘。
这种恐惧如同毒蛇一般,紧紧缠绕着他的内心,让他坐立不安。
终于,他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心理压力,慌慌张张地跑到了负责“独立自治”运动的小鬼子少佐青木一郎面前。
“青木君,不好了!红军的部队已经打上门来了!”
刘世贵脸上写满了慌乱,声音颤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这支红军的实力非常强大,他们已经相继拿下了昌平县和大河县,我们......我们怕是顶不住啊!”
青木一郎听到这话,却只是不屑地冷哼了一声,根本没把红军放在眼里。
他冷冷地说道:“怕什么?不过就是一支有点儿实力的红军部队而已,算不得什么。另外两个县城失守,只不过是因为我们的军队轻敌了而已。你不用担心,只要我们做好充分准备,他们绝对攻不下这正定县城!”
说完,他微微眯起眼睛,又问了一句:“这次红军出动了多少兵力?”
“五......五千多。”
刘世贵战战兢兢地开口应道。
“就这点儿?那就更不用怕了。”
青木一郎脸上露出了自信满满的神情,“我们城内的部队也有五千多人,光是我们皇军的部队就有一千五,皇协军更是接近四千人。更何况,这批皇协军还有我们皇军援助的先进装备!再加上这正定城坚固的城墙和外围密如蛛网的防御工事,我们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根本就不可能输!”
听完青木一郎的这一通分析,刘世贵原本悬着的心,还真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连连点头:“青木君所言极是,是我太过慌张了。有青木君指挥,我们定能击退红军。”
与此同时,正定县城外,苏晨静静地站在一处高地上,目光如炬,远远地望着眼前的正定县城。
这座县城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远超昌平县和大河县,光是那高耸而坚固的城墙,就给人一种难以撼动的压迫感。
再加上周围密密麻麻、错综复杂的防御工事,进攻的难度可想而知。
这对苏晨来说,确实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率军攻打如此大规模的县城。
然而,苏晨的内心却极为平静。
他深知,自己手中握有王牌——107火箭炮和意大利炮。
这些威力巨大的火炮,将成为他们攻破这座县城的有力武器。
很快,苏晨收回了目光,转头对身旁的陆秋说道:“召集各营营长,到指挥部开会!”
“是!”
陆秋毫不犹豫地领命而去。
没过多久,各营营长便齐聚指挥部。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而严肃,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神情。
苏晨站在地图前,手指着正定县城的位置,沉声开口道:“各位,想必大家也都看到了正定县城的情况。这座县城易守难攻,但我们绝不能退缩。接下来,我直接布置战术。”
“此次作战,常发所带领的五营和团部直属部队作为冲锋主力,要勇往直前,冲在最前面,务必撕开敌人的防线。
炮兵营要发挥你们的火力优势,进行全方位的火力掩护和打击,为冲锋部队开辟道路。
侦察营作为后备部队,在破城之后,迅速进城,辅助主力部队控制局面,清理残余敌人。
骑兵营机动性强,随时做好冲锋准备,负责在突发情况下的支援和策应,一旦敌人防线出现漏洞,立刻进行穿插,扩大战果。”
“大家都清楚了吗?”
苏晨目光坚定地扫视着每一位营长,大声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