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与理想化的提醒之后,大家似乎隐隐感觉到什么。
倘若初心是因为商业,是为了赚钱,是否大家在此逗留会心甘情愿。
从乐遥押宝式地提出建设书社圈开始,基于考虑左晓雾的利益而鼓动和引诱消费者交易,但其实真正铺垫于消费者内心的还是文化的感官的植入。
陈悉鹏不免又想到那天和辛鲤一起走在路上的对话,嘀咕着:“理想?”
骆驼暗自神伤:“我的理想就是写一本有商业化运作价值的网文书。”
左晓雾缩了缩脖子,开书店是不是她的理想呢?众创空间的幻觉已经被现实打败了,简直是资本骗人的把戏,或者是一群精致利己者的栖身之地。在她为自己的梦想凭吊了三分钟后,恍然惊觉自己已经没有理想了。
“辛鲤姐到底有什么想法,不妨大胆一点说嘛。”李理钊扬了扬眉毛,他是看着辛鲤眉眼扬起,对着乐遥眉眼落下。
得到了关键支持后,辛鲤方才说:“嗯,好。那我就说了啊。青岸是你和乐遥的主场,我们当然不用放弃,所以是不是选择一个你们更擅长的方式会好一些?”
谷粒试探着问:“传递教学?”
李理钊打了一个响指:“传递教学不失为一个参考,不过形式和内容太局限性了,乐遥有没有补充的?”
李理钊也认知到,传递教学的理想化以及纯粹性导致它经不起任何一点玷污和冲击,就像青瓷杯一样易碎,而一群学生或知识青年们对青瓷杯抱以小确幸感觉的拥护同样过于清白。但凡有一点瑕疵就会让他们接受不起,随之而来的就会是不确定的诋毁与蔑视。
但书社圈不一样,鱼龙混杂并非就是乌烟瘴气,以及鱼龙混杂让书社圈的容错率与包容性更有优势。当然,这需要看操盘手的调控了,毋宁说是操盘手,眼前的众人都在书社圈中各自发挥着作用。
在书社圈开展传递教学,这是乐遥听到的意思了。
知道李理钊没放下心结也能理解,可内容与形式不该是他负责的么,怎么甩给自己头上了?
他也承认传递教学有青岸各校园的民意基础,不过考虑受众成分该如何做出转向调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总不能正儿八经地做个知识科普或者论坛讲座来干么吧,那凭什么能挑逗起青岸大众的情绪?
辛鲤接着说:“当然只能是一个参考,毕竟是书社圈,即便因为传递教学而来的人气,我们就能够把握得住么?我们的主题应该是与书、与阅读相关嘛,不如用荐书主题来打造线下见面会怎么样?”
左晓雾不开心,怎么就跟那什么传教会脱不开干系了呢?如此明目张胆地张罗着私人目的,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
乐遥对辛鲤还是抱有期待的:“辛鲤姐有没有更灵活一点的表现方式?比如说荐书,我不关心是传教还是怎么样,但我不想太刻板地去迁就或者迎合。”
辛鲤耸了下肩膀,对乐遥的戒备还是有些失望的。
自打被撞破和陈悉鹏的来往后,他乐遥敢说不知道她的团队背景?
她看向李理钊,希望李理钊会出言说些什么,但李理钊饶有趣味地在看着乐遥,似乎在考校他会出一个什么答案。
呵,向来否定人容易,但建设意见却很难。
徐家媛不以为然:“真正愿意阅读的人根本不需要迁就迎合,需要迁就迎合的就不是真心愿意阅读的。”
“你这话说得就相当于一分钟等于六十秒那么准确。”骆驼白话她。
徐家媛脸红了一下,想反驳但一时没有什么有力的言辞腔调。
嗯,该脸红的难道不应是他乐遥么?
此时乐遥好像察觉到了什么似地拧紧眉头。
陈悉鹏不满意乐遥等闲了辛鲤的意见,嘀咕说:“刁难人的嘛,跟你要个色彩斑斓的黑,你能给个五光十色的白?”
噌地一下乐遥站了起来,然后从左走到右,从右走到左地来来回回。
胖爷叹息:“看把咱们首编惹得,一步、两步……诶,一步两步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
“胖爷你不懂。要想联通脑回路,手脚并用要移动。这才是思考者的体位……啊不,是体重。以胖爷你的体重基本也就告别智能手机了。”
“嘁,什么鬼?就联通和移动了不起是吧,瞧不起我大电信运营商么?”
“你们别吵吵,影响首编发挥,一个个地这台词功底还不得去脱口秀?”
“对,就是脱口秀。”乐遥霎时间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了。
荐书会做成脱口秀,不考虑实际内容,而是专门以吐槽为主,针对书社圈的人或故事做出编排。
不仅是荐书,而且是荐书社圈。
——
语惊四座,在座众人想法不一。
联系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