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顷,一阵微风吹过。
在场众人皆起了一身鸡皮旮瘩!
太震撼了!
前两句通过景色,表达出一种悲凉。
后两句猛的转折,情绪激昂,尽显诗词气力,又见转折之妙。
令人豁然开朗,荡气回肠!
长公主怀庆呆愣愣的看着李书承,沉默了。
这首诗令她心笙神摇,其中蕴含的真情和祝愿更是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能做出这样一首诗,书承,你越来越不简单了...
“好诗啊!太妙了!”李慕白猛拍自己大腿,不断的夸赞。
“王爷,后半阙呢?!”李慕白迫不及待想知道整首诗。
呃...李书承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后半阙是表达了诗人的窘迫尴尬,我要是说出来,岂不是相当于当面嘲讽你们云鹿书院寒酸...
他想了想,沉声道:“草率作诗,想不出后半阙了,只有这半阙。”
“这...”李慕白瞪大了眼睛,作诗还有这样的?!
作诗只做半阙,这和张慎那厮去勾栏听曲,衣裳已经散尽,突然说关场散客了有什么区别!
这还是人吗?!
兵法大家张慎同样面露痛苦,就像是李慕白那老匹夫去教坊司打茶围,交了五钱银子刚进门要见到花魁,婢女就让他出去有什么区别?!
他快速劝说道:“王爷,不如您再想想?”
李书承依旧微抬着头,轻摇了摇,表示拒绝。
在场的云鹿书院学子们见到这一幕,纷纷瞠目结舌。
作诗作一半,这位王爷还真的是
杨恭一直沉浸在这首诗的绝佳意境里,这时才悠悠回过了神。
他深吸口气,尽力平复自身的情绪,声线依旧有些激动的颤抖:“无妨无妨!此诗只这半阙,足已惊艳天下人!”
“敢问王爷,这首诗可有诗名?!”
李书承目光微闪,含着笑意看了杨恭一眼,他知道杨恭想要做什么。
顺势卖了个人情,说道:“暂时没想到诗名。”
“这首诗既然是为紫阳居士送行,不如紫阳居士想一个诗名,如何?”
此话一出,身旁的李慕白和张慎顿时面色一变...
“哈哈哈哈!”杨恭听到这番话,止不住地开心大笑,同时朝着李书承拱手,表示感谢!
“那就叫《云鹿山下送杨恭之青州》,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尚可。”李书承点头,表示同意。
得到李书承的同意后,杨恭的笑声更加张扬,清云山下回荡着他的开怀大笑。
如今天下诗文衰弱至此,这首诗一经流传,必然会引起轰动!
轰动程度绝不会低于《影梅小阁赠浮香》!
必然会被天下人传诵!
而他的名字,也将随着这首诗传遍天下,甚至是流传千古!!!
一旦这首诗称为传世佳作,他杨恭也将青史留名!
青史留名,这是天下读书人的梦想!
李慕白和张慎眼睛瞪的极大,他们万万没想到,忠武王客气做的送行诗,杨恭这老登居然恬不知耻的讨要诗名!
还将自己的名字放在了诗名里!
最为无耻的是,当他们的面完成了这个操作!
这和他俩一起去教坊司,付了钱,打赢了茶围,最后白漂的杨恭趁机和花魁进入里房,有什么区别!
无耻至极!!!
两位大儒此时憋闷的都要七窍生烟了,看向杨恭的眼神,恨不得活刮了他!
可又不能在云鹿书院一众学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嫉妒。
李慕白突然想到有此诗才的忠武王,在太傅的教导下,走了武夫的修行路线,他顿时大喝道:
“该死的老匹夫!”
“王爷如此大才,太傅居然让您修行了粗鄙的武夫,太傅不当人子!”
张慎一听这话,也找到了发泄口,凶恶的眼神直直地盯着杨恭,咬牙切齿道:“太傅误我大奉诗才...”
“这厮,不当人子啊!!!”
杨恭笑嘻嘻的看着两位老友,脸上满是得逞的笑意。
就在这时,一阵清风吹过。
一道身影突然出现在场中。
..........
PS:新书启航,各位喜欢的大大投投数据!
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