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胡惟庸:子不语,怪力乱神! (1/2)

由于朱元璋并没有下令禁言,或者他本也不想禁言。

他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儿子是神仙中人,上天已是属意大明。

可惜,不能相认,但他也不会拦着这些消息的扩散。

事实上。

古代虽然通讯不便,但能做到重臣级别之人,从来不缺耳目爪牙为其眼线。

比如,现今朝堂上最炙手可热之人——中书右丞相胡惟庸。

胡府之中。

亭榭回廊,碧水奇山一个不缺,景色绝美。

人处其中着实是心旷神怡。

今日,一向勤政的皇帝算是给他自己,也给诸位臣工放了个小假。

皇帝去玄妙观听人讲道,顺带祭天祈福去了,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能趁机歇息歇息。

得到消息的时候,胡惟庸正在亭子里品茶。

亭前的空地上则有数名舞女翩翩起舞,丝竹之乐甚为动听。

“相国,有礼部的官员想见您,说是有十万火急的大事来禀告相国。”

有心腹管家凑到近前,轻声禀告。

“说什么道士显圣,皇帝大喜。”

胡惟庸抬了抬眼皮,嗤笑一声,就要拒绝。

若是吏部、户部,实在不行兵部工部,也都有可能有大事。

可礼部算哪门子的衙门?

清贵是清贵了,可那些腐儒能有个屁的急事。

还十万火急?

真是让他忍不住发笑。

至于后面那道士显圣的糊涂话,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但转念一想,索性今天心情不错,那便见见吧。

胡惟庸招了下手。

心腹自然会意,轻手轻脚地退下,前去领人去了。

片刻。

一礼部的年轻司务走了过来,拱手施礼。

“礼部祠祭司司务于乐,拜见相国。”

胡惟庸并未回头,只是问道。

“今日还真是稀奇,礼部竟然也能有十万火急的大事,还是个从九品的小官。”

“你有何事啊?说说吧。”

司务于乐并未在意胡惟庸言语间的轻视,仍恭敬回道。

“禀相国。”

“下官品阶虽低,却是今日玄妙观法会的亲历者。”

“去年得了彩的小道士朱瑜在今日的法会上大展神通,不仅能腾云驾雾,还能呼风唤雨。”

“皇上大喜之下,允其为我大明朝国师。”

“李尚书已经吩咐下边的人开始准备册封大典了,皇上还说,只要国师有任何要求,一并满足。”

听到一半,胡惟庸突然回头,指了指于乐,皱眉打断道。

“你等等。”

“你刚才说什么?”

“皇上要册封国师?”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本相怎么不知道?”

说着,胡惟庸又转头冲着舞女乐师摆了摆手。

“你们都下去。”

“还有你们。”

闻令,护卫也退了下去。

只留下心腹管事和于乐两人。

“你继续说。”

于乐咽了口唾沫,回道。

“禀相国,就是今日的事。”

“法会散场之后,下官处理完部里的事务之后,就赶忙来向相国禀告。”

胡惟庸缓缓点头。

“洪武四年是进士科最后一榜,看你的年龄,不像是科举出身。”

“那些年轻的英才,本相心中有数,没有你。”

“看来,你是受人举荐得的差事?”

于乐听得额头直冒汗,见一旁的管事神色如常,方才战战兢兢道。

“相国英明,真是料事如神。”

“下官正是受了胡管事的举荐,全赖相国恩典。”

这么一说,胡惟庸听明白了,看了心腹一眼,已是心中有数。

怪不得一个从九品的小官就敢直接来向自己禀告。

原来,走的是他的路子。

不愧是自己心腹,办事还是靠谱的。

眼前之人官位虽小,但是机灵,也还算知道忠心,算个人才。

“好了,本相记住你了,你可以回去了。”

说完,胡惟庸端起茶杯啜饮了一口,便自顾自在心中泛起了嘀咕。

“不应该啊,皇帝怎么会突然想起来册封国师了?”

“还是道门的,而不是佛门。”

“可皇帝的态度,不是一向更亲近佛门么?”

“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八章 胡惟庸:子不语,怪力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