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洪武帝大怒:他们敢! (1/2)

朱子虞继续道:

“父亲,这件事儿,其实不好评判。”

“要成大事,就必须有牺牲,再说了,伴君如伴虎,皇上又是个行事果决的人,为了稳定大明江山,他就算知道杀的是冤臣,也不会手下留情的。”

朱子虞有些无奈地摇头,继续道:

“不过还好,皇上也算一代明君,之后他会出台一项政策,用来解决此事。”

朱元璋听到后,脸色惊讶,问道:

“什么政策?”

朱子虞微微停顿,说道:

“南北分榜!”

闻言,朱元璋面色一变,心里震动不已,自己心中确实已经有这个想法,这少年居然窥探到自己的心意。

莫非他真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朱元璋上下打量着朱子虞,愈发觉得这小子不简单,神秘无比。

朱子虞这时候也看到朱元璋脸色不太好看,心想自己的这些言论,估计让老爹一时没法接受。

朱元璋想了想,接着追问道:

“儿子,照你这么说,皇上南北分榜之后,这件事应该就算解决了吧?”

胡惟庸一直在旁边安静听着,也不敢插嘴,但心里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朱子虞看了朱元璋一眼,摇摇头:

“父亲,此言差矣?”

“哦?难道还有新的问题不成?”朱元璋心头有不好的预感。

朱子虞点点头,说道:

“对,南北分榜之后,确实能解决南北考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但新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什么问题?”胡惟庸忍不住插嘴道。

朱子虞道:“俗话说的好,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皇上确实是深谋远虑,南北分榜也的确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但是,你们想一想,把科举分开考,南方的录取成绩,是不是就会比北方高得多?”

朱元璋皱眉思索:“好像是这样。”

“不是好像,就是这样。”朱子虞白了朱元璋一眼,解释道:“你想一下,北方的录取成绩低,南方的考生就会想方设法跑去北方,因为北方更容易录取。”

朱元璋脸色一变,下意识大怒:

“他们敢!”

胡惟庸吓了一跳,急忙低下头。

父亲,你生那么大气干嘛,跟你又没什么关系。再说了,为了当官,这些人没什么不敢的,难道你还能阻止南方人迁移到北方不成?这可不利于南北方融合。

朱元璋深吸口气,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他的确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个政策,竟然有这么大的空子可以钻。

老朱这么强势的人,又怎么会允许别人钻自己颁布的政策漏洞?

“那你觉得,应该如何做,才能阻止这些人钻空子?”朱元璋问道。

就如朱子虞刚才说的那样,朱元璋是不可能阻止南方人迁移到北方的。

燕云十六州与南方分裂了百多年,好不容易收回来,怎么能和南方隔绝起来呢?

一旦隔绝,和以往的南北朝又有何分别?所以朱元璋不可能阻止南北方的融合。

朱子虞看自家老子这么紧张的样子,觉得他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摇头道:

“父亲,这事儿咱管不了,至少现在暂时没办法解决。”

朱子虞的话没有说错。

对于这件事,朱元璋已经用了最优解。

后世高考按照区域划分,很大程度上就借鉴了朱元璋的南北分榜。

高考划分区域后,有多少父母削尖了脑袋,都想把自己子女的户口转移到大城市,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后世都没法彻底堵上这个漏洞,更别说明朝了,再者,南北分榜虽然也有漏洞,但总体上而言,是利大于弊的。

朱元璋的这个政策,也为大明今后选拔的人才,铺平了道路。

朱子虞感慨道:“皇上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出生,但他是真体恤底层的老百姓,对那些贪官污吏,也是绝不留情。”

“南北分榜这件事,更是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算得上是一代明君了。”

朱元璋听了,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他拍了拍朱子虞的肩膀,目中露出赞许。

这小娃子,年纪轻轻地,就有这么远大的见识,确实让他很满意。

就凭这些言论,就能压过自己的很多儿子和大臣,尤其是那些食古不化的家伙。

朱元璋刚想开口,就听到朱子虞说道:

“对了,父亲,以后你就安心做个默默无名的小官就行了,别想着搭上谁的关系,上朝也要谨言慎行,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朱元璋眉头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5章 洪武帝大怒:他们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