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里的距离,说长也不算长。
既然已经定下了策略,李文忠当机立断。
东路军的五万人马直接被他留下了整整一万人,寻了个位置不错的山丘以为屏障,用来看护辎重。
这些人,有险可依凭,又有擅长守城的部将韩政统领,自保绰绰有余。
至于余下的四万人马则是带够二十天的粮草,轻装简行,按照朱楷所说的那般,一路西行而去。
如此赶路,不过三天。
随着周围元人游骑渐多,朱楷和李文忠心中已然明白,元人的主力应该就是在附近了。
中军帐内。
“报!”
“将军,已经探明。”
“据此西北二十里外,便是元人大营。”
拼杀得一身是血的斥候百户,单膝跪地,禀明着情况。
李文忠登时大喜过望,高声赞道。
“好!”
“算你大功一件,部下弟兄一并有赏,快下去歇息吧。”
斥候百户告退。
一旁。
朱楷含笑而立,亦是夸赞道。
“将军麾下有如此得力的斥候部将,好福气啊。”
李文忠笑着摇头。
“朱堡主过誉了。”
“弟兄们什么斤两,本将还是知道的,也就剩下那点血勇之气了,实是当不得朱堡主如此夸赞。”
他可是知道,眼前这位笑呵呵的少年手底下那帮密探是何等骁勇机变。
比不得啊。
眼下,不过是藏拙罢了。
不过一句夸赞而已,谦让一下后,李文忠也不多纠结,转回正题道。
“朱堡主。”
“接下来就是正面硬碰硬的大战了。”
“你可是得给本将交个底,”
“你手下这三千精骑,能战几何。”
朱楷闻言,轻笑一声,不答反问。
“与其我妄自夸口,倒不如由将军说个数目。”
“我部定保这个数目的元兵不会进入战场。”
李文忠见此,又抬头看了一眼一直立于朱楷身后不说话的亲卫千户宋文,沉吟片刻后,张开五指比划道。
“朱堡主,五千如何?”
“本将也不瞒你,贵部的甲胄着实是精良无比,唯有我军中副将以上的甲胄才能勉强相比。”
“仅凭此甲,贵部抵挡五千的元人铁骑应当不在话下。”
五千之数,还真不是李文忠瞎说的。
实乃是仔细思量过的。
这些日子里,他可没少琢磨这位朱堡主麾下的这三千精骑。
不仅仅是人手一副的精良甲胄,而且还有那令行禁止的军容,只此两点,就足以称得上是一支强军了。
听到李文忠说的数目,朱楷有些诧异。
倒不是说,觉得五千太多,而是李文忠竟然敢相信他能以三千对五千。
若是换做旁人,光看他年纪这般小,怕是觉得三千对三千,能不被全歼都是好的。
“有意思。”
心里嘀咕了一句,朱楷若有所思地看向李文忠,点头道。
“五千吗?”
“尚好。”
“那就依将军所言。”
果然。
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就能成事的。
面前的这位将军,能在元末乱世出头,而且还是在朱元璋手底下那么多猛人的情况下混出头,才能也是了不得的。
别的不说,只这眼力和魄力,就不一般。
当然。
敬佩之余,朱楷也不忘提自己的条件。
“将军,挡住五千元人铁骑不是问题,但有一点,我要丑话说在前面。”
李文忠皱眉,不过还是示意道。
“朱堡主,但说无妨。”
朱楷笑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部的战法与大明不同,所以在指挥上,将军可以告知目标,但具体的施为还是要我自己来。”
李文忠听完,心底舒了一口气。
他还以为是什么要求呢。
原是这个。
也算是合情合理。
毕竟。
这位朱堡主麾下都是骑兵,而大明军队却是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的。
而且,说实话。
就是这位朱堡主想要让这三千精骑纳入明军军阵指挥之中,他都不敢同意。
无他。
他不可能真的将四万大军的性命安危寄托在一个身份还不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