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穿着锦鸡补子绯袍,系着犀带的男子缓步拦在朱棣的马前。
其身后还跟着五六个小吏。
锦鸡补子绯袍,腰间系着犀带,这是大明二品文官的服饰。
朱棣微微停马于这二品文官面前,却并未下马,反而昂首俯视。
而朱棣坐下的骏马哼了哼鼻子,热气扑在这二品大员的身上。
北平城内的二品文官只有两个,都是直隶于朝廷的。
换而言之,是朱允炆的眼线。
若是撕破脸皮,朱棣第一个挥刀砍杀的便是他们。
“从二品北平左布政使徐玉和拜见燕王殿下。”
布政使是各地布政司的主官,约等于古之牧伯,未来之市长,是朝廷在各地各省的直接代言人。
眼前的徐玉和,约等于是北平市长。
徐玉和站在马前,对着朱棣深深拱手一拜。
“不知......”
徐玉和看了看朱棣,又看了看朱棣身边慈眉善目的姚广孝,又看了看背着大包小包的陶成道。
“下官闻燕王府内有爆炸声响起,便快步赶来。”
“不知殿下可否告知,这爆炸声是因何而起。”
徐玉和硬着头皮问道。
他虽直接隶属于朝廷,但算不上是朱允炆的亲信。
他是在洪武三十年十二月,被朱元璋调任过来的。
他这从二品地方官,才干了区区六七个月,
谁曾想洪武帝竟就一命呜呼了。
而当今皇帝与燕王隐隐有龙争虎斗之势,徐玉和就莫名其妙被夹在中间了。
今早听到燕王府内传来爆炸声,
徐玉和吓得差点摔倒在地,
他以为燕王要摊牌造反了,
这样他若不跑,燕王第一刀杀的就是他。
他若弃官提桶跑路,朝廷必会追究他的罪责,也难逃一死。
直到发现燕王府虽有爆炸声,但一无火光二无硝烟,并非是火药爆炸,
徐玉和才提起勇气,带着七八个小吏来到燕王府门前,
想要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结果迎面撞上打算出城的朱棣。
徐玉和只觉欲哭无泪。
“白日落雷罢了,父皇死了,老天爷也哀叹啊。”
朱棣淡淡回道,一副问心无愧的表情。
同时,他整理了整理挂在马背上的长刀。
刀鞘上的黄铜折射阳光,划过徐玉和的脸。
徐玉和心里看得发慌,生怕朱棣一个不爽,把自己脑袋给砍了。
“那不知殿下这是欲往何处去啊?”徐玉和强忍着头皮发麻问道。
他看向陶成道背着的大包小包:“这又是带的何物啊?”
“哼————”一声冷哼从朱棣身边传来。
徐玉和微微抬头,
只见一身黑衣和尚,正用那双三角眼狠狠盯着他。
配合上那锃光瓦亮的光头,这和尚让徐玉和不禁想起了鲁智深。
“怎么?燕王殿下去哪里,需要给你这个小小从二品布政使汇报?”
姚广孝扮作黑脸,厉声质问道。
徐玉和一时噎住。
别的藩王面对从二品官员,不说多恭敬,至少也是平等对待。
但朱棣是个例外,
他在洪武年间战功赫赫,被太祖下令“节制沿边士马”。
其权势之大,他一个没什么背景的布政使,确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才敢问燕王的行程。
徐玉和脸跟苦瓜差不多,
但是他不问,若是燕王搞出什么事情,
他觉得当今圣上绝对不介意,送自己下面给洪武帝当差。
“道衍大师,你这是作甚。”
朱棣悠悠伸出手,拦在姚广孝面前:
“徐布政使尽忠尽责,和咱们一样都是大明的忠臣。”
“忠臣何苦为难忠臣呢?你说对吧,徐布政使。”
徐玉和那敢说不,只能连连点头。
“父皇去世,我心中苦闷,欲去草原上跑一圈,疏解疏解心情。”
朱棣缓缓说道,同时转头给陶成道了一个眼神。
陶成道得令,立刻解开背上的大包小包,露出其中的肥皂和各种瓶瓶罐罐。
徐玉和一脸懵逼地看着这一幕,
他没想到朱棣竟然这么配合,
结合朱棣刚刚说的话,
徐玉和竟产生了一种,朱棣是在体贴自己的想法。
一时间,徐玉和心中竟泛起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