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话啥意思,难道太子不是朱高炽?”
朱元璋闻言,顿时有些惊讶了起来。
“太子的确是朱高炽,不过朱棣选择朱高炽当太子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本身!”
“实际上朱棣最喜欢的一直是嫡次子朱高煦,觉得老二和他最像!”
“而且在靖难之役时期,朱高煦冲锋陷阵,数次将他从困境当中救出来,等于是救了他的性命,朱棣最喜欢老二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朱棣错纠错在不应该给老二画大饼!”
朱雄英有些无奈地解释道。
“画大饼?”
“什么意思?”
朱标有些好奇地问道。
“其实也没啥,就是朱棣总对朱高煦说一句话!”
“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朱雄英缓缓地说道。
朱元璋:“……”
朱标:“……”
好家伙,这等于是告诉朱高煦,你哥说不定啥时候就挂了,以后你要顶替你哥的位置啊!
有这么咒自己儿子的么?
而且这样做,不就等于是让朱高煦滋生不该有的野心么?
如果朱高炽真的没了还好说,但凡是朱高炽活着当上了太子,朱高煦会怎么想?
还是说你朱棣真的想要把太子之位交给朱高煦,而不是朱高炽?
立嫡立长的规矩还要不要了?
文武百官能同意么?
“永乐二年,官员们就开始上书要求皇帝立太子了,朱棣却是犹豫不决,毕竟他内心还是倾向于老二朱高煦的!”
“不过姚广孝和夏原吉等人都提到了好圣孙,结果朱棣还是把太子之位给了朱高炽!”
“朱高煦就这样和太子之位失之交臂了!”
朱雄英有些唏嘘地继续说道。
“好圣孙?”
“什么好圣孙?”
朱元璋和朱标都是一脸好奇的神色。
“好圣孙,就是朱高炽的嫡子朱瞻基!”
“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朱棣作了一个梦,他梦见您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觉得十分吉祥。”
“忽然有人报告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
“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
“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朱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
“也正是因为朱瞻基的降生,才让朱棣下定决心起兵靖难!”
“当然,这梦境的真伪无从考证了,不过朱棣最喜欢这个孙子倒是真的,基本上是从朱瞻基还小的时候,就亲自带在身边培养的那种!”
“或许儿子当中,朱棣更喜欢朱高煦。”
“但是考虑到孙子朱瞻基,朱棣还是把太子之位给了朱高炽!”
“实际上这也是朱棣在朱瞻基和朱高煦之间做一个选择,朱高炽反而无关紧要了!”
朱雄英继续解释道。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
“那朱高煦能答应?”
朱标皱着眉头问道。
“朱高煦当然不答应,所以撺掇老三朱高燧一同暗地里搞事情,专门构陷太子朱高炽,谋图夺嫡。”
“朱棣对此心知肚明,但也没有阻止,就连朱高煦和朱高燧不愿意去往封地就藩,想要留在京城的条件,他都答应了!”
“或许是朱棣心头也对这个次子有点愧疚吧。”
“也正是如此,导致了朱高煦野心膨胀,更加的肆无忌惮,基本上把夺嫡都放在了明面上!”
朱雄英苦笑着摇了摇头。
“难怪你说老四在子嗣的教育问题上稀碎呢,这不是等于要让自己的儿子们手足相残么?”
朱元璋听到这里,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最见不得的就是老朱家自己人内耗,尤其是涉及到皇权归属的问题。
在这点上,从朱元璋对待朱标,和其他儿子们的态度上就能看得出来。
他既然选择了朱标这个嫡长子接自己的班,就绝对不可能再给其他儿子们有任何不该有的希望,谁要有,也必须要掐灭在摇篮当中!
“那后来呢?”
“朱高煦夺嫡成功了么?”
朱标又问道。
“没有,夺嫡失败了,而且还被朱棣直接勒令前往安乐州封地就藩!”
“但即便去就藩了,朱高煦依旧没有放弃!”
“到后来朱棣驾崩,死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