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朱元璋老爹,你不认识我了?(求收藏,鲜花,评价票!) (1/2)

奉天殿,皇宫大宴。

这可是皇帝的生日,皇亲贵胄,朝廷重臣能来的全都要来。

就连远在边疆的藩王,也特意赶到了南京城,为父皇庆生。

坐在主位上的,自然是朱元璋与马皇后。

朱元璋威风凛凛,压迫感十足。

马皇后母仪天下。

朱植坐在皇子之中,十分低调,几乎连头都很少抬头。

不过朱植还是会有意无意地打量周围的每个人。

在场诸人之中,有天赋的可不少啊!

朱元璋过生日,他当然是最高兴的了,接连向众人举杯畅饮。

接着,就是皇子们献贺辞的环节了。

太子朱标当先站了出来,双手平举行礼,大声说道:“人杰地灵欣献瑞,孙贤子孝唱神怡,儿臣祝父皇日月同辉,春秋不老。”

朱元璋点了点头:“太子有心了。”

然后是朱樉,迈步过来,依样行礼说道:“明月一池莲,钓渭丝纶日月长,儿臣祝父皇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朱元璋又笑着夸奖了一句。

然后是朱,朱棣,也都敬了贺辞。

每个人说得也都有模有样。

朱棣还耍把了两下,显示了一下自己的武勇。

终于到了朱植这边。

朱植看了坐在不远处的母亲韩氏一眼。

韩氏明显是紧张了起来。

朱植觉得小题大作了,给朱元璋祝寿的贺辞都是准备好的。

一句话,照着背就行了。

朱植长身而起,走到了殿中,朝朱元璋行了一礼,然后大声说道:“儿臣朱植,敬祝父皇福,禄,寿三星高照,阖府康乐,如意吉祥!”

朱元璋怔住了,看了看身边的马皇后。

马皇后低声说:“怎么了?不会不认识了吧?这也是你儿子,朱十五。”

朱元璋尴尬一笑:“我不可能忘,就是没想到朱十五这个样子……”

朱元璋印象里,朱植得了痴病,很难上眼。

但此时的朱植,却目光灵动。

虽只是半大的少年,但已经隐隐有了玉树临风之感。

这可比他老朱长得好看多了。

哪里能跟得了痴病的人联系在一起?

其他人的心里也犯起了嘀咕,对朱植的状态感到好奇。

前两年的朱植可不是这样的,人人看到都摇头。

难道说那痴病已经好了?

朱元璋回过神来,轻咳了一声:“十五,你现在不错,精神很好。”

朱植连忙躬身道谢。

朱元璋想了想,自己以前对朱植不闻不问,确实不像话,很内疚。

朱元璋问:“十五,我记得你离开应天府几个月了,可有坚持读书?”

朱植连忙应道:“回父皇,儿臣一直都在勤奋读书,不敢懈怠。”

众人面面相觑。

朱植这话说得太满了。

以前朱植这位皇子给人的感觉就是资质平平,后来又害了痴病就更不行了。

现在是不是真的好了还两说,朱植就应该低调一些。

果然,朱元璋眉毛一挑,说:“好啊,那我来考考你。”

朱植倒是很淡定,连忙应了下来。

朱元璋虽说小时候也没怎么上过学,但是他资质好啊,人聪明,能够自学成才,诗书方面不甘人后。

马皇后轻声说:“这个时候你还考什么啊?”

朱元璋摆了摆手:“妹子放心,我不会考太难的。”

朱元璋略一思索,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句话的出处你可知道?”

马皇后摇了摇头。

对于一个半大的孩子来说,这也挺难的了。

朱植的生母韩氏,更加紧张了,手心都冒出了汗。

如果朱植答得不好,封藩的事儿就遥遥无期了。

只见朱植抬起了头,说:“回父皇,出自《论语,微子篇》。”

朱元璋一听,颇为意外。

这小子还真答上来了。

碰巧吗?

朱元璋又问:“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朱植答道:“过去之事虽然已无法挽回,但以后还有时间补救。”

朱元璋看了马皇后一眼。

马皇后笑而不语,觉得这孩子不错。

朱元璋又扭头问:“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出自哪里?”

朱植没有迟疑,答:“回父皇,此语出自《文心雕龙,宗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2章 朱元璋老爹,你不认识我了?(求收藏,鲜花,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