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人口理论极限 (2/2)

r/>他无话可说。

只好转移话题。

“爹,鼓励生育也要从现在开始了。”

元末明初战乱,损失了不少的人口。

在古代,一个合理的人口数量,是红利。

但一旦超过合理的线,就不是红利,那是危害。

唐朝鼎盛之时,《旧唐书》记载,人口达到八千万。

八千万啊。

这是一个什么数字。

还没有算上,民间隐匿的奴仆人口。

估计也是个夸张无比的数字。

加起来过亿的人口也不没有可能的。

那是巅峰,开元盛世。

但随后就盛极而衰。

一是唐玄宗老年昏聩,二是人口远远超过临界点。

过亿人口,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吃不上饭。

一千万啊。

他们一造反,裹挟的数量,就是天文数字。

唐朝能撑住才怪的。

王朝周期更迭,根本原因在于人口过多,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无法满足所需。

从而在战乱中,消灭过多人口,再次分配土地的变更。

说起来残酷。

事实就是如此。

每个王朝的开创,就是在战乱后,利益再行分配,达到稳定的结果。

那时候百姓都有土地,都有希望,等着土地产出。

谁还会去想着造反。

大明消灭元朝,完成土地再分配,王朝稳定。

势必要在人口下功夫。

但老朱惊诧道:“大明如今有一千万户,人口在六千万。”

“老大,还要鼓励生育。”

“你就不怕朝廷承受不了?”

朱标眼睛一瞪,夺少?

六千万人口?

卧槽。

怎么这么多。

经历过元末明初的战乱,大明人口还能稳定在六千万的人口。

这个数字大大超出朱标的预料。

他以为经过战乱,人口会下降到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方。

却不想,完全是一厢情愿。

他在脑海搜索了记忆,发现前身确实有相关的记忆。

朱标揉了揉眉心。

六千万人口。

虽然经过几个朝代的开垦与经营,如今的耕地大大增加。

完全能够满足六千万人口的生存。

若是再增加的话,势必会导致百姓在原有生活质量上,进一步倒退。

这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当然,如果朝廷予以补助的话,应该就不一样了。

他在脑海搜索了一遍,找到未来的记忆。

发现这个人口数量,到永乐年间,都是维持平衡的。

反而是在永乐年还有衰减的情况。

也就是说,六千万左右的人口,是理论上大明的极限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