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
张世康靠着马车的内壁,他觉得还可以再眯一会儿,于是随口回答道:“我还没打算成婚呢,哪里来的大好日子。”
张之极无语,马车在承天门外停下。父子俩又顺着宫墙走了半刻钟的路,待到达午门时,满朝文武几乎已经到齐了。
文臣们大多在小声交谈着,而勋戚们则集体噤声,时不时还传来叹息声,引得一些不知真相的中低级官员侧目相看。
不久之后,随着景阳钟的敲响,在鸿胪寺官的引导下,文武大臣分别从午门的两侧有序地进入宫中。
今天的早朝是常朝,按例应当在皇极殿外的皇极门临门听政。实际上,只有正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和一些重要的节日,早朝才会在大殿内举行。这让张世康感到十分无语,他心想:明明有大殿,却偏要在殿外头吹凉风,古装剧里可都是在大殿里上朝的。
在父亲的提醒下,张世康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的位置很好找,因为他父亲的位置恰好与他相反。张之极位于武臣的头排靠左,而张世康则位于武臣的末尾靠右,正好对角相望。
毕竟京营提督的官职还未正式宣旨,理论上张世康的官职仍然是后军都督府的一个小小千户官。按品级来说,他能站在末尾已经算是特例了。
不过张世康并不在意这些,他甚至还跟旁边的老哥打了个招呼。恰好旁边有根大柱子,张世康无聊之下便倚着柱子补起了觉。
不多时,崇祯皇帝身着龙袍走了过来,文武百官都躬身行礼。接下来是群臣奏事的阶段,六部九卿依次开始奏报事务。大部分所奏之事都是老生常谈,无非是要钱、要粮或者既要钱又要粮。
这个过程足足持续了半个时辰,当朝阳映照在群臣脸上时,奏事阶段才总算结束。张世康已经无聊到了极点,甚至开始抠脚。
“诸卿说完了,现在该朕给诸卿说个好消息了。”崇祯皇帝踌躇满志,看起来心情很不错。
昨晚王承恩从嘉定伯府回来,按照崇祯皇帝的口谕行事,嘉定伯家的银窖从此不复存在了。而跟随王承恩一同回宫的还有好几辆马车,足足拉回了白银四十八万两。算上其他勋戚的认捐,一次家宴竟然募捐到了五百万两白银。这是崇祯皇帝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满朝文臣闻言大多面露疑惑之色,只有郑三俊等少数几个人面色如常。而勋戚们则都拉着脸,他们当然知道天子说的好消息是什么。但对于他们来说,崇祯皇帝的好消息并不见得是好事。无论如何,勋戚们对崇祯皇帝都是有所怨言的。
然而这似乎并不能影响崇祯皇帝的心情。他和颜悦色地继续说道:“昨日朕举办了一次家宴,宴请的都是与国同休的勋臣之后。诸勋戚体谅国事艰难,竟为朕主动募捐出了五百万两白银。
诸卿说说,这算不算得上好消息呀?”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