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郑家府邸后,郑三俊显得疲惫不堪,两名娇俏的婢女立即上前为他按摩肩腿,以缓解他的疲惫。
郑三俊的长子前来问候,但郑三俊只是闭着眼睛养神,对儿子的问候并不热情,只是询问了孙子少光今天是否有没有荒废学业。
这个长子已经四十四岁了,但在科举上一直未能有所建树,仅仅是个秀才,这始终是郑三俊心中的一个疙瘩。
相比之下,今年只有二十二岁的孙子郑少光,年纪轻轻就已经考中了举人,只待明年的春闱,郑家或许就能在朝中后继有人了。
郑三俊并不想告老还乡,一方面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走后,其他人可能无法撑起这么大的摊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己的孙子郑少光。
只要孙子明年能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郑三俊就会动用自己的人脉,为孙子铺设一条青云之路。虽然他知道即使自己告老后,那些人也可能会帮忙,但他还是觉得亲自安排更为妥当。只要朝中有人,郑家就能屹立不倒。
此外,去年腊月他的孙媳妇还为他生下了一个重孙子,使他成为了四世同堂的人,这可以说是他晚年生活的两大念想之一。
正当他沉思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抱着婴孩走了进来,这正是他的重孙子。
疲惫的郑三俊立刻睁开了眼睛,脸上露出了笑意。
“我的乖孙儿来了,快抱过来让我瞧瞧!”他高兴地吩咐道。
奶妈赶紧将婴儿小心地递到郑三俊手里。郑三俊抱着重孙子,满脸欢喜地逗弄着他,同时随口冷漠地问奶妈:“喂过奶了吗?”
奶妈赶紧回答道:“回老爷,已经喂过了。”
之后,郑三俊便不再理会奶妈,只是继续笑着逗弄怀里的婴儿。这时,府上的管家端来了一大碗奶白色的汤汁,面无表情地递给了奶妈。
奶妈看着手里的汤汁,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那碗汤汁是用肥肘子慢炖出来的,看似汤汁,实则全是浓稠的脂肪,而且不加一丝佐料。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下奶。
“快喝吧。”管家怕打扰到郑三俊,小声但严厉地说道。
奶妈低头看了看碗里浓稠的乳白色液体,跪倒在地,痛苦地向郑三俊请求道:“老爷,让我吃一点盐吧,求老爷可怜可怜我!”
奶妈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她已经三个月没有吃一点盐了,仅仅是因为吃了盐对婴儿有微弱的影响。然而,人怎么能长时间不吃盐呢?她已经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了。
郑三俊本来正高兴地逗弄着重孙子,闻言脸色立刻冷了下来。他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奶妈,冷着脸说道:“你不需要吃盐,快喝吧。”
管家也在旁边严厉地斥责她。奶妈知道再这样下去又要挨打了,于是十分痛苦地端起了大海碗……
第二天清晨,天色还未亮透,张世康正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突然,他感觉到有人一直在推他。
“公子,该起床了。”一个轻柔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陈珠儿手里拿着崭新的衣衫,守在一旁轻声喊道。
然而,她喊了老半天也不见张世康有动静,只得一边喊一边轻轻地推他。
“公子,老爷已经在等着你了,公子快些起来吧,该去早朝了。”
“嗯,让我再睡一会儿吧,就一会儿。”张世康一直都没有早起的习惯,突然要这么早起床,他很不适应。
“公子,你要是再不起来,老爷可真要责罚珠儿了。”陈珠儿嘟起小嘴,言语中带着几分哀怨。
“这还不是都怪你,非要听故事,一直听到三更半夜还不肯睡,可困死我了!”张世康抱着被子,迷迷糊糊地抱怨道。
在那个夜晚,娱乐项目匮乏,张世康无聊之下,便给唯一的床伴陈珠儿讲起了故事。他讲的大多是金庸的武侠小说,还穿插着《聊斋志异》里的鬼怪奇谈。陈珠儿从未听过如此神奇的故事,听得如痴如醉,一直央求张世康继续说下去。最后,连张世康自己都被说得睡着了。
“那公子要怎样才能肯起来呢?要不,公子就惩罚珠儿吧。”陈珠儿知道是自己的错,但今天是张世康第一次上朝,决不能迟到。昨晚是她太入迷了,谁叫那些故事都那么引人入胜呢。
“你叫我一声好相公,我就起来。”张世康调侃道。
“这……”陈珠儿的脸突然变得通红,她毕竟还只有十六岁。但一想到老爷还在外面等着,她支吾了半天,最后还是柔声说道:“好……好相公,快起来吧。”
张世康得逞后,才从床上爬起来,睡眼惺忪地穿上衣服。一番洗漱之后,他走出了门。
英国公张之极此时已经坐在府宅门口的马车上等了许久,他正准备亲自去叫张世康,却见他迷迷糊糊地走了过来。
“我儿要打起精神来,今天可是你的大好日子!”张之极并不生气,一边催促车夫赶路,一边对张世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