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藩王之祸 (1/2)

大宗正院,

听到林殊提及分封藩王一事。

公堂上百官此刻是各持己见。

因为分封藩王一事,大部分官员都是不赞同的。

西汉、西晋以及唐朝,七王之乱、八王之乱,以及安史之变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但是此事乃是朱元璋一口敲定,有太子朱标的支持,百官的劝谏,都曾无用功。

后来更是有官员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劝谏,被朱元璋装入麻袋中活活摔死,自此之后,即使百官心中再有不满,也不敢在说些什么。

先前曾派人刺杀过林殊的蓝玉,此时看向主审位上的林殊竟然双眼竟充满感激。

蓝玉心中暗自想道:

【哎!这林殊,不,林大人真有种!】

【早知道林大人这般有骨气,本将军可要和他好好结交一番。】

【只是现在看来没有机会了。】

【不过林大人放心吧,只有有本将军在,以后逢年过节,林大人墓前绝对不会断了香火。】

身为武将的蓝玉,兵权可是他的命根子。

分封藩王,将蓝玉等一众武将手中的兵权强行划走到了藩王的手下,削弱了武将的势力。

自此蓝玉这一众武将在朝堂上便失去了话语权,蓝玉这些武将们岂能赞同分藩。

因此林殊不畏生死,提出分封藩王一事乃是祸根,着实是让蓝玉心中十分感慨。

而宋濂等一众文官同样是十分震惊和感慨。

宋濂学识渊博,自然知道历史上因为分封藩王而引起的祸乱,但是自从朱元璋杀人立威之后,便不敢再提。

因此林殊说完此话,宋濂对林殊的态度也是瞬间发生了改变。

【这小子!可谓是真君子!】

此时胡惟庸却是难掩心中的喜悦。

【上位先前杀人立威,便是为了堵住百官的嘴。】

【就连宋濂、汤和这些人都不敢提及,没想到林殊这厮还敢公然提及。】

【真是找死!】

想到林殊必死,胡惟庸感觉到就连刚刚被仗刑的屁股都没有那么疼了。

朱标也是被林殊这番话给震惊。

此事乃是朱元璋的逆鳞,无人敢触及违逆。

现在林殊竟敢公然提及。

朱标原本以为林殊只是指责自己包庇亲王一事,没想到这件事竟然被扯到分藩一事之上。

着实是让朱标有些意外。

而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彻底被林殊激怒,挥手正准备示意蒋瓛将林殊拿下。

这时候朱标拦住,对朱元璋抱拳说道:

“父皇息怒,此案乃是状告儿臣,那边有儿臣亲自解决,父皇还是不要插手。”

“关于分封藩王之事,儿臣自然会给予证明,证明分封藩王乃是明智之选。”

闻言,朱元璋觉得没必要,但是看到朱标坚毅的眼神之后,朱元璋还是点了点头。

朱元璋明白,朱标是准备用自己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

这一点,朱元璋还是十分满意的。

朱标抱拳对林殊说道:

“林大人,包庇亲王一事,从外人的角度来说的确是本宫错了。”

“但是从本宫的角度来说,本宫没有错。”

“本宫身为藩王的长兄,维护皇弟们并无过错,因此,本宫认罪却无悔。”

闻言,朱元璋转头冷眼看向身后众皇子。

朱樉几人满脸悔意,低着头一声不哼。

这时候朱标接着说道:

“有关分封藩王一事,林大人想法是否过于古板了。”

“大明皇室子孙们皆是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怎会发生叛乱。况且本宫身为嫡长子,自然有能力管制藩王。”

说着,朱标突然满脸严肃,瞬间褪去先前的儒雅,面向朱樉等皇子说道:

“本宫问你们,可有谋逆之心?”

朱标说话间,颇具帝王之相。

朱樉等皇子闻言顿时下跪称道:

“臣弟忠心耿耿,绝无反意!”

此时百官心里虽然反对分藩,但现在也只能皮心口不一的跟着称赞一下。

“皇上圣明!太子殿下英明,大明之幸,百姓之福……”

此时,朱标微微一笑,看向林殊道:

“林大人,您觉得呢?”

见此,林殊不屑一笑,说道:

“太子殿下果然是威武霸气,但俗话说:‘一代亲、二代淡、三代不管饭。’”

“太子殿下能够震慑现在的皇子藩王,敢问皇孙能够震慑这些藩王的儿子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