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追责蓝玉 (1/2)

陈牧与朱标从裁缝铺离开以后,两人便相互拜别。

朱标行色匆匆,陈牧猜测,他应该是将刚才所见,回去通报给皇帝了。

而这,正是陈牧的目的。

朱元璋身居上位,周围的一群文武自然是会为了自己的仕途前去粉饰太平。

久而久之,就连生性谨慎的朱元璋也相信了。

如此长久的蒙蔽视听之下,导致朱元璋只能看到一些宏观的大是大非。

但是在老百姓生死存亡的小事情上,容易疏忽。

而做皇帝的一个疏忽,往往会害死几百甚至上千条人命。

朱元璋在上位的位置待得太久了,是时候让他亲自去看看,大明真正的样子了。

………………

应天,大明皇宫。

朱元璋正忙着筹措科举之事。

他先前已经给刘伯温下了御令,可是刘伯温在文臣之中并无什么朋党。

光凭他自己,恐怕很难将科举的事情推行下去。

因此,朱元璋又先后叫来了李善长、杨宪两人,协助刘伯温共同推动科举的进行。

国子监和翰林院眼下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据说,还从国子监里传出来不少经世的好文章。

朱元璋不懂什么文章的好坏,但还是遣人给送来了几份。

看着桌案上摆放着的“好文章”,朱元璋喜不自胜。

他心想着,等到标儿来了,让标儿好好看看。

正琢磨着,大殿外传来了太监的高唱:

“太子殿下到——!”

朱元璋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来。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刚还想着标儿呢,标儿就来了。”

朱元璋起身相迎。

对这个大儿子,朱元璋是打从心眼儿里喜欢。

“标儿,你来得正好。”

“国子监那边说做出了几篇经世的好文章来。”

“咱不懂什么好不好文章的,你给咱看看。”

听到父皇说道“国子监”三个字,朱标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

他接过父皇递来的好文章。

草草地品读了一番,心中的凝重更甚。

因为,这些文章的确称得上一个“好”字。

不仅行文如流水般顺畅,文才更是斐然,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可圈可点。

但是,这些文章,与先前在裁缝铺中所看到的文风一模一样!

这根本就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见太子脸色凝重,朱元璋不禁疑惑,他关切问道:

“标儿,何事如此忧愁?”

朱标抬眼看着自己的父皇,他发现,父皇的两鬓已经斑白。

曾经那个顶天立地的父亲,不知什么时候也开始变得有些佝偻苍老了。

朱标有些于心不忍,他不忍心去戳破父皇的盛世梦。

他不忍心去伤这个老人的心。

可是,他是太子,是这个国家的未来,是万千国民们心中的希望。

心中挣扎良久,太子终于还是轻叹口气,说出了实话。

朱标将方才在裁缝铺中看到的一切,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

原本还脸上挂满了笑容的朱元璋,在听着太子的叙述后,脸色瞬间冰寒难看。

他呼吸变得不再平稳,握紧的双拳开始些微地颤抖。

朱元璋勃然大怒!

他大手一挥,将桌案上国子监送来的文章全都掀翻在地!

周围的侍女宫仆们被吓得瑟瑟发抖,全都跪在地上五体投地。

天子一怒,流血漂橹。

朱元璋怒目圆瞪,怒声暴喝:

“咱还没有开恩科,这帮蛀虫们就已经开始舞弊了!”

他豁然起身,左右看了看,随后拔出天子剑,怒声说道:

“走!跟咱到国子监里去,宰了这些个徇私舞弊的蛀虫们!”

朱标闻言急忙上前阻拦。

朱元璋看着太子那焦急的面容,也逐渐冷静下来。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握着天子剑的手。

良久,才是收剑入鞘,冷冷地说道:

“更衣!”

朱元璋换上了一身草民的衣服。

他唤来毛骧作陪,与太子朱标三人一同微服私访,出了皇宫。

路上,朱元璋脸色阴沉。

“咱倒是要看看,这帮贪官污吏,究竟如何一手遮天的!”

………………

陈牧回到大理寺后,继续整理着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