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吕不韦话音刚落,学宫内便响起了窃窃私语声。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也有人持观望态度。
就在这时,后门悄无声息地打开,王绾带着一个少年走了进来。
少年身着玄色锦袍,眉宇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王绾将少年带到一间僻静的书房前,低声道:“大王,丞相正在与诸位先生议事,您先在此稍候片刻。”
嬴政微微颔首,推门而入。
书房内陈设简单,几案上摆放着竹简和笔墨。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王绾恭敬地站在门外,静静地守候着。
楼下,吕不韦的声音依旧清晰地传来:“……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诸位先生若有何高见,不妨畅所欲言。”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李斯身上,“李斯先生,你以为如何?”
李斯正要开口,却见吕不韦的目光突然转向门口,眼中闪过一丝异样。
他顺着吕不韦的目光望去,只见王绾正站在门口,神色恭敬。
“相邦……”王绾轻唤一声。
吕不韦的目光在王绾身上停留片刻,随即转向众人,拱手道:“诸位,今日议事便到此为止,容我先行告退。”说罢,便径直走向门口。
王绾躬身行礼,引着吕不韦进了书房。嬴政起身相迎,唤道:“仲父。”
吕不韦面色凝重,抬手示意嬴政免礼,沉声道:“大王,臣有一事相求,还望大王应允。”
“仲父请讲。”嬴政语气恭谨。
“大王既已成年,便不可再唤臣为仲父,于礼不合。”吕不韦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还请大王日后称呼臣为丞相,或直呼其名。”
嬴政神色不变,淡淡道:“仲父于寡人有教导之恩,情同父子,称呼一声仲父,有何不可?”
吕不韦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却不再坚持,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递给嬴政:“大王请看,此乃太后新诏。”
嬴政接过竹简,展开细阅,眉头逐渐皱起。诏书内容是关于嫪毐的封赏,不仅加官进爵,还赐予大量田地和财宝。
“嫪毐如今权势滔天,朝中官员多有依附,就连太后也对他言听计从。”吕不韦语气低沉,“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嬴政将竹简掷于案上,冷笑道:“跳梁小丑,不足为虑。”
吕不韦面色一凛:“大王万不可轻视嫪毐,此人虽无甚才干,却善于笼络人心,又深得太后宠信,不可不防。”
嬴政沉默不语,目光落在窗外,不知在想些什么。吕不韦见状,继续说道:“大王……”
嬴政收回目光,看向吕不韦,语气带着一丝探究:“仲父如此忧虑,可是嫪毐之事难以处置?”他顿了顿,像是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莫非是投鼠忌器?”
吕不韦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却也带着无奈:“大王圣明。太后对嫪毐宠信非常,臣若贸然出手,恐会激怒太后,反而对大王不利。”
嬴政起身,走到窗前,负手而立,语气坚定:“寡人已年满十三,依秦律,当冠剑亲政。仲父可愿助寡人?”
吕不韦神色一震,随即躬身行礼:“臣愿肝脑涂地,辅佐大王!”他沉吟片刻,给出八字箴言:“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嬴政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离开嬴政的书房后,吕不韦径直前往门客苑。李斯正在研读竹简,见吕不韦到来,连忙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吕不韦示意李斯坐下,“你在此处可还习惯?”
李斯恭敬地回答:“托丞相洪福,一切都好。只是……”他略微迟疑,“做这舍人,却也无甚建树。”
吕不韦笑了笑:“我有一事,想让你参与其中。只是此事暂时并无功利,且需苦做实务,你可愿意?”
李斯毫不犹豫地回答:“丞相吩咐,斯定当竭尽全力。”
吕不韦点点头,转而说起另一件事:“适才,有一水工郑国求见于我,自称可使关中沃野千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